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十篇

2023年 12月 4日18:00:33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十篇已关闭评论 1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1
Abstract: The marketing idea pays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product strategy, and jewelery design can also create a design concept of the overall product. Based on market demand, the basis of natural lif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packaging of publicity, integrated jewelery product designs a new model, and this new model of traditional jewelry designs to focus on narrow areas of style, technology, color and material, therefore it can als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nd allow enterprises to lead out from the competition.

关键词: 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新模式

Key words: jewelry;product design;new model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304-03

0 引言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狂潮,珠宝首饰设计的模式正在逐步转变。市场营销新时代应经成为过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探究的主要话题。而在市场营销注重消费需求主导的新理念的研究应经趋于成熟的今天,对市场的分析,对大自然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应该给产品的创新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特别是对于重视款式、个性、文化、品质及包装的珠宝首饰产品的创新设计,不仅靠个人的灵感、工艺的水平及材质的选取,更需要团队的协作,进行市场需求分析,从消费者、大自然生活、竞争对手及包装宣传那里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来源。企业想做大做强,自主研发设计是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没有自主创新的产品研发设计,只简单的通过市场观察和套用,那么企业只能吃到“潮流的尾巴”,永远尝不到“新鲜的鲍鱼”,所建立的品牌只能是一个空壳子。

1 珠宝首饰行业产品设计现状分析

如果说到哪个行业最缺原创,毋庸置疑,肯定非珠宝行业莫属。不是珠宝行业没有专业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师,而是珠宝首饰产品设计师的培养速度完全跟不上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速度;不是有很多珠宝企业没想过产品自主设计,而是对于他们浅短的眼光和目前自身的发展水平来说就不需要自主设计;不是有些珠宝企业没有形成产品自主研发设计,而是他们的产品设计还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绝大多数珠宝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抄袭模仿,能够进行产品自主设计的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形成了目前珠宝首饰行业产品设计的现状。

1.1 绝大多数的珠宝企业在珠宝首饰产品设计上以模仿为主 对于全球来说,已经成熟的,建立了产品自主研发设计的,形成国内甚至是国际知名品牌的珠宝企业不少,比如美国的蒂凡尼、法国的梵克雅宝与卡地亚。但是,这些珠宝企业的数量相对于全球总的珠宝企业来说算是九牛之一毛。珠宝首饰产品设计一直是困扰绝大多数珠宝企业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打造自主品牌,赢得市场竞争力这个珠宝企业的目标被卡在珠宝首饰产品设计这一关卡上。当然,对于很多缺乏产品研发设计人才,不能够建立自主研发设计团队的珠宝企业来说,模仿是一个“相对低成本”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案。首先是因为他们从信息全球化的进程中尝到了甜头,他们会通过网络资源,迅速获取国际知名珠宝企业的新产品设计款式,然后进行模仿从而节约了产品设计的费用开支。其次,他们把国际知名珠宝企业的珠宝首饰产品款式带到自己的地盘上,由于区域不同,这些款式同样给当地人带来新鲜感,他们同样能够打开销路。通过模仿,这些珠宝企业只能在狭窄区域内吃香,却不能做大做强。

1.2 产品设计模式以传统模式为主 谈到珠宝首饰设计,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珠宝首饰设计就是其产品的款式、色彩、材质及工艺的设计,因为传统的珠宝首饰设计已经深入人心。网络环境下的整体产品观念告诉我们,产品是核心利益或服务、一般产品、期望产品、矿大产品及潜在产品的结合,传统的设计思路是把珠宝首饰产品的款式、色彩、材质及工艺设计和其个性、文化、包装及服务设计分开,前者是珠宝设计师的事情,后者是营销宣传部、市场部的工作,这样会把密切关联的设计分开来。

珠宝企业执行产品自主设计是实现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也是执行产品差异性的关键一步。在我们看来,模仿本身是一种使企业处于劣势竞争地位的产品设计方式,如果能把“模仿”变为“模仿创新”,也是一个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方法之一。但是,不管是模仿设计还是模仿创新设计,始终是一个小企业短期的策略,而长期的策略还是原创设计。然而,一流珠宝企业需要探究的不是原创设计,而是能够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的产品设计模式,以赢得核心竞争力。

2 珠宝首饰产品新设计模式思想来源

珠宝首饰产品的设计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工艺美术风格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现代主义风格再到现在的多种风格融合,讲究简洁凝练,也要有夸张大胆,既要复古风韵,又要回归自然。[2]如果把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放到更广一点的营销角度,通过整体产品设计思想,我们能够看到另一幅景象。

产品的研发设计最终的意义在于迎合消费的需求,从而获得市场主动权。说到市场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市场需求,通过研究大众对珠宝产品的潮流需求,得出市场主导需求的产品款式设计理念及其应该具有的文化内涵,结合珠宝首饰产品的属性及质量形成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然而,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的珠宝产品设计只能得到珠宝产品所应具有的个性、文化、包装和服务,却无法得到其款式、色彩及所用材料的根源和灵感,珠宝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这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活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作为世界上数万个珠宝企业之,一个珠宝企业的产品设计不可能做到比其他企业的任何款式都完美,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快速跟随其他企业最好的珠宝产品设计,并加以美化,这也是一种快速跟随的珠宝首饰产品模仿创新设计思路和策略;企业谈到产品包装的时候,都喜欢在包装上给予顾客一种附加的价值,却忘了包装对企业及品牌宣传的重要性,产品包装其实就是消费者拿在手中的公司广告。顾名思义,我们将要探讨的珠宝产品设计基于市场需求、自然生活、市场竞争及包装宣传四大方面,通过这四个设计思路,满足珠宝企业对珠宝首饰产品设计的要求。

3 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新模式

珠宝首饰产品的设计新模式结合了市场需求、自然生活、市场竞争及包装宣传为主导的四个设计思路构成,继承传统的设计思想,结合市场营销理念重视消费需求、市场竞争及包装宣传,形成新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模式。提出珠宝企业对珠宝首饰产品设计要求的一些建议和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模式的定位。

3.1 基于市场需求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 基于市场需求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的基本思路在这里是以公司的现有最大资源力量及主要业务为基础,通过分析社会对珠宝价格及珠宝类型(属性)的社会接受程度,得到社会总体需求,在这个基础上,确定顾客(用户)细分的标准与所应该被注入的个性及文化内涵,保证珠宝品质及服务,从而形成珠宝首饰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利益和价值,这个利益和价值要等于或者高于价格区才是最好的,反之则是失败的设计。在价格区确定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的质量,根据顾客购买心理进行包装设计,给消费者带来附加的利益价值,达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基于市场需求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新思路其实主要是针对珠宝首饰产品本身而言,它建立的来源是市场需求,而基础是珠宝首饰产品所注重的个性、文化、利益和价值。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珠宝产品作为推向市场的主导产品,通过珠宝属性及用户心理需求设计出珠宝珠宝款式所包含的个性、文化、包装及服务,结合其价格、质量形成在顾客心中的利益和价值。所以,这样的珠宝产品设计思路主要用于珠宝产品的个性、文化、包装及服务上的设计,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市场进行产品设计,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它的缺点在于忽视了珠宝产品的款式、色彩设计。结合以下基于自然生活的珠宝产品设计思路,能够充分弥补了这一点。

3.2 基于自然生活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

3.2.1 深入大自然 珠宝首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每一款首饰产品都应该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跟自然息息相关,珠宝首饰产品更是如此,就如蝴蝶代表优雅;玫瑰代表爱情和艳丽;蛇代表神秘;乌龟代表长寿等等。大自然给珠宝首饰设计师带来巨大的创新空间,也给珠宝首饰产品带来美轮美奂的意境空间。而珠宝设计师需要的是深入自然生活,细心观察,寻找能够运用与珠宝创作的题材。同时还需要每一个题材在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寓意。

3.2.2 深入生活 珠宝首饰产品也是生活的一首颂歌,生活中充满了艺术和思考,学会思考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珠宝首饰产品:“观音玉佩”——它体现出人们的信仰和对平安的追求;周大福的“福星宝宝”——它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梵克雅宝的“红宝石胸针”——它以芭蕾体现出优雅、生动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源自生活,生活能给珠宝首饰设计师带来灵感,设计出来的产品给人们带来亲切、生动而且艺术的美。深入生活,认真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其实生活跟珠宝产品一样也是一门艺术。这是珠宝设计师需要去了解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找到贴切于消费者心灵深处的珠宝“珍品”。

3.2.3 从自然题材到珠宝首饰产品的转换 原型选取:选取源于自然生活的创意题材,符合人们对艺术审美、对生活的思考与寄托;[4]意境提炼:提炼出能够表现珠宝首饰意境的部分;形态转换:从自然到珠宝表现形式,选取能够作为表现的珠宝材料;精工处理:运用精巧的工艺设计,加工出优良的珠宝首饰产品。源于自然生活的珠宝产品设计所设计出来的珠宝产品是能够引起人们思考及寓意深刻的艺术品,它体现了珠宝产品所应该具有的艺术魅力,这样的珠宝产品具有灵魂和感染力,更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3.3 基于市场竞争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 基于市场竞争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在这里是一种快速跟随的产品创新模式,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模仿也是一种创新。”模仿不仅仅简单的认为是一种照搬,而是在别人的设计上加以改进和创新。珠宝产品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住市场消费需求及潮流,借鉴其他珠宝企业珠宝产品的设计理念,加以创新,这是一种快速跟随的低成本的珠宝产品创新策略。①时刻关注竞争者动态。做好竞争者调查及资料搜集,时刻准备做出反应。②快速跟随。竞争者优秀产品款式在导入期结束,是我们迅速跟随的最佳时间点,这时候快速地获得产品原型设计。③加以创新。珠宝首饰产品的创新设计体现在款式、个性、文化上,我们模仿竞争者的款式设计,并根据情况在款式、个性及文化上加以优化,注入新的珠宝首饰艺术灵魂。

竞争产品在刚刚进入市场,能够适应市场消费需求,销量有期望提高的时候,也就是在竞争者产品进入导入期后期和成长期初期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快速跟随的最恰时间段。[1]这时候我们不需要顾虑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款式是否迎合了消费需求,因为我们从它导入期到成长期中能够看到它在市场上的潜力。我们通过对该产品设计理念加以研究改进,快速投入市场,从而抢占到失去的市场份额。

3.4 基于包装宣传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 基于包装宣传主导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思路在这里是一种信息传播的产品创新思路。国内的首饰包装随着首饰市场的发展亦得到较大发展,与原先相比,可以说跨了一大步。各种新潮款式不断涌现,陈列展示包装业及配件的设计不断创新。随着珠宝首饰行业的蓬勃发展,全国目前已有近万家珠宝公司。由于珠宝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那么当代对于首饰包装研究、设计出让消费者满意的首饰包装变得尤为重要。

包装的重要性已经众所周知。无论从何时来讲,精美的外包装也是顾客选购珠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至名归的情况下,结合企业的文化,重新包装企业品牌,做有特色的珠宝企业。在珠宝外包装上同样也是有的很大的利用之处。日常生活中,珠宝首饰堪称体积最小、价值却最大的商品之一,对于包装设计上尤为讲究。目前,消费者对包装物料的运用、颜色的搭配和印刷方式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设计优雅、精美的首饰包装,对高档贵重首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对首饰销路的拓展帮助甚大,并且应用于较为便宜的中低档首饰时,则会让消费者感到产品物有所值。

珠宝是在商店内销售,把精致的珠宝陈列在橱窗内,这样通过珠宝本身的陈列来吸引顾客购买,就是商品的绝对价值。一旦这商品被买下后,那么独特、精美的包装更提升珠宝产品的档次,精美的包装亦可以做珍藏,使顾客满意而归,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也是对企业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4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珠宝企业目前的研发产品设计存在的空缺与不足,在珠宝首饰的传统设计思想上,结合了市场营销理念,形成基于市场需求、自然生活、市场竞争及包装宣传的珠宝首饰设计思路,构成新的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模式。这种珠宝首饰产品设计模式走出了传统设计限制于款式、工艺、色彩及材质的狭窄范畴,形成一个整体产品设计理念,又通过模仿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这种设计模式很灵活,让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竞争,赢得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红卫.研发困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5-36.

[2]耿霞.源于首饰设计的设计DNA探讨[D].合肥工业大学,2008,5.

[3]严忠林.珠宝首饰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

[4]徐文越.源于自然的首饰设计思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11-12.

[5]钱红霞.系列化包装是商业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6.

[6]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2
关键词:怀旧情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

文化创意产品具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精神,注重满足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1]。而怀旧作为一种人类应对焦虑、获得安慰的重要情感,已广泛应用于艺术、营销等领域。以怀旧情感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符合消费者情感诉求,愈来愈受到欢迎。但目前与怀旧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存在着同质化现象明显、情感表达层次浅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怀旧情感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进行梳理研究,探索怀旧情感为文化创意产品赋能的设计思路。

1怀旧情感概述

1.1怀旧情感的概念

怀旧情感(nostalgicemotion)可被简称为怀旧(nostalgia)。怀旧情感从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逐渐演变为正向的情感体验。19世纪以前,怀旧被认为是一种生理疾病,即由于大气压力造成身体过压而产生的生理不适[2];19世纪初,怀旧情感被归为忧郁症,表现为消极的情感状态[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怀旧情感被定义为一种影响人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表现出如焦虑、食欲不振等症状[4];直到20世纪末,怀旧情感被认为是个体对过去的人、事、物的渴望,且多与美好的情感相联系[5];现今,怀旧情感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或苦乐参半的情感。其体验内容以自我为主角,与亲密的人(如朋友)互动,向往剔除不好印象的过去[6]。

1.2怀旧情感的类型

怀旧情感的分类有不同标准,文章将相关学者对其分类成果总结如表1。怀旧层级可由浅入深分为简单怀旧、反思怀旧和解释怀旧。横向上大致沿着“个人—集体”“直接—间接”两个方向展开,体现出怀旧主题和情感表现的多样性。

1.3怀旧情感的触发

怀旧情感的触发因素众多,但学术界还未形成定论。怀旧情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和相关事物,包括熟悉的人(亲朋好友)、重大事件(结婚、生日等)和印象深刻的事物(玩具、歌曲等)。这些影响因素在触发怀旧情感的具体表现方式上,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方面,事物通过外在表现如形状、色彩、材质甚至气味,对人的五感六觉产生刺激,唤起怀旧情感。例如复古键盘、唱片、红色的对联等;另一方面,事物通过唤醒人记忆深处的行为,迅速触发怀旧情感。例如操作儿时的游戏手柄、拨打按键电话等;除此之外,过往经历的相似情景再现,可有效触发怀旧情感体验。例如放学回家时的温馨怀旧情感体验、玩游戏时的欢快怀旧情感体验。

2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概述

文化创意产品以创新的方式对地域或民族文化进行再解读,运用现代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将文化核心进行创意转化,以具有实用性的物品为载体,具备商品价值和文化载体两种属性,可以带来很高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与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种类繁多,多为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旅游纪念品等。然而,现有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普遍存在形式单一、情感体验层次浅、缺乏文化创意的支撑等问题。立足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需在创意性、实用性、文化性和体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表达,满足消费者实用需求,触发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消费者价值认同。

3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意义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好坏,与用户对其产生的感性情感体验直接相关,设计通过触发人们的情感,为文化创意产品带来生命力。怀旧情感产生于各种文化、各个群体和各个年龄阶段,它顺应了现代人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情感诉求。一款全新的产品如果能带来“令人怀旧”或“曾经有过的体验”的感觉,将有助于人与产品形成情感联系。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通过重现记忆中的形态元素、使用方式等来触发怀旧情感,进而发挥怀旧情感积极作用。包括用户的情感状态向积极状态转变、增强社会连续性、增强生命意义感和获得归属感等。因此,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将对用户怀旧情感进行有效触发,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4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

4.1以用户为导向的设计

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创新绝不是简单的仿制与依附,应全面系统地研究用户的真正需求。一方面,我们需要确定目标用户群体。根据怀旧情感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可以提取“个人”与“集体”作为两类主要的用户群体。与此相对应的,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需要针对个人和群体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需对目标用户群体的年龄阶段、文化认知、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进行清晰了解,以挖掘典型的使用情景;另一方面,满足用户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两类需求,包括功能类的显性需求和感性类的隐性需求。首先,满足用户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需求,可以对功能性的实现进行设计创新。如重新定义收音机的功能及功能实现形式,也可以仅选择已存的产品原型直接作为文化创意载体;其次,情感需求的满足需注重用户的情感诉求。审美需求和怀旧情感需求的存在,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出了感性要求。在设计时,应分析和提取符合怀旧情感主题的造型元素,包括形状、色彩、材质和表面工艺等,并以美学原则进行重组和创新。旨在设计出符合用户审美需求和怀旧情感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功能、情感体验。

4.2以交互体验为导向的设计

用户在接触和使用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无意识的积极交互体验将对最终的用户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交互体验设计,通过对用户记忆中的行为习惯、操作经验、思维逻辑、熟知形式或使用场景等相关元素进行提取与运用,将有效提高新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触发用户怀旧情感,使用户对新接触的文化创意产品产生熟悉感和安全感,从而满足用户的功能交互需求和心理需求。这种体验感的营造可以采用针对单一感官(如视觉)由浅入深的交互体验层次设计思路,也可以采用多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共同协作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设计思路。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长安通联合推出的玉玺交通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采用与玉玺1:1的比例打造,将玉玺盖章与公交刷卡的行为动作相联系,极大地提升了交互体验的趣味感。

4.3以创新为导向的设计

怀旧情感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文化创意产品以新的形式让旧有的认知变得耳目一新,既引人怀旧,又突出品牌特色,迎合消费者追求文化创意产品新意、趣味和内涵的消费心理。在设计时,首先要注重怀旧元素时代感再现。中国有丰富且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些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怀旧情感元素的基础之上加入时代元素进行再设计,能够重新激发产品活力,满足消费者时代感的追求;其次,要注重不同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视角的创新性,尝试采用多种设计视角来对设计目标进行拆分与思考,切忌生搬硬套文化符号。以北京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朝珠耳机为例,从元素创新到产品形式创新,再到利用高科技进行实现形式的创新,将雍容华贵的朝珠与耳机巧妙结合在一起,将耳机线全部隐藏在朝珠的内部,肩部两侧延伸出入耳式耳机,底部为插口接头,引发怀旧情感,获得创新体验。

4.4以价值认同为导向的设计

以物载道是传统的造物方法。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除了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外观表现、使用方式和创新进步等方面,还需重视用户对其深层次的价值认同。文化元素是怀旧情感的归因,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品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要从文化、民族和地域等方面挖掘触发怀旧情感的文化符号,使文化创意产品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寄托用户深刻的怀旧情感,以达到用户对其文化价值、情感价值认同的目标;此外,基于怀旧情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承担起社会使命感,回应社会需求,如情感关怀、环境保护等,尝试解决现存或未来继续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升自身社会价值,进而获得价值理念认同。

5结语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3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载体选择;设计方式;元素符号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涉及图书馆、博物馆等诸多文化文物单位,历经十余年,我国政府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已制定多项法案与政策,其中专门针对图书馆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说明“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利用古籍善本、图书报刊和数字文化资源等开发文化创意产品。”[1]为此,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将154家单位列为文创产业试点单位,其中包含国家图书馆等7家文化文物单位[2],在图书馆界的文创产品开发事业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国其他图书馆开展文创工作提供思路和指导。2017年,“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由文化部指导并成立,为图书馆的文创事业注入发展动力,旨在提升图书馆文创产品的整体研发水平,让传统图书馆重焕生机与创意,实现文化教育职能和文化产业职能共同发展[3]。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协助下,全国各地图书馆已开始挖掘本地传统文献资源,加大设计与研发投入,产出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精神、反映群众实际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一、国家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的优势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截至2019年底,馆藏文献超过3779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2158TB,馆藏总量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7位。中国典籍发源于殷商,自古便传承者着“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的中华文化,汇聚了中华文明史上历代名家学士的智慧与成果。国家图书馆前身为1909年筹办的京师图书馆,其典籍资源直接承袭了南宋以来的皇家藏书,而后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从全国多地调拨藏书,为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打下基础;百年间,无数的社会藏书家也慷慨捐赠,终于形成了国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2018年,国家图书馆的国家馆地位经《公共图书馆法》正式确立,其主要职能是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等,并且依法接受出版单位交存的正式出版物[4]。同时这也决定了国家图书馆在藏书数量及品质方面皆为全国之最,且文献资源均经过科学系统的加工处理,为其日后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在国家图书馆丰厚馆藏的基础上,2012年国家典籍博物馆由中央编委批复成立,加挂牌子于国家图书馆之上,标志着其拥有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双重身份。国家图书馆馆徽同时作为国家典籍博物馆为品牌标志,以创办彰显本国典籍文化、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关注群众文化享受的需求为品牌宗旨[5]。以此为基础,在国家图书馆目前开发且在售的文创产品188种,包括雅致家居、服装配饰、手账达人、收藏珍品、儿童文创5种主要类型。

二、文创产品的载体选择

根据载体类型不同,国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水杯、灯具、钥匙扣等家居产品;二是古籍留真仿复、邮册等文化产品;三是服饰、首饰、配饰等穿戴产品。这三种产品类型分别体现了文创载体选择的实用性、文化性和传播性原则。

(一)实用性产品设计

在国家图书馆的文创商店中,与实用性相对的产品分类是“雅致家居”和“手账达人”,此分类下的文创产品种类最多,选择也最丰富,可以看出国家图书馆对于产品实用价值的重视。实用的设计一定源于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创意的源泉,并将其融人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发挥使用使用价值的同时,将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入日常生活,更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灯具、茶具、雨伞、家居、文具等均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数码文创也被国家图书馆予以重点开发,如鼠标垫、U盘等科技配套产品的实用设计,为图书馆吸引来年轻的消费群体。

(二)文化性产品设计

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传递机构,具有社会教育的职能,文创产品的设计也应抓住文化属性,把具有图书馆特色的载体形态凸显出来,提高古籍类产品开发的整体品质[1],国家图书馆中与此相对应的产品分类是“收藏珍品”。此类目下有典籍仿复/留真、邮册、藏书票等限量精装产品,它们与珍贵的馆藏资源一脉相承,保留了知识载体的基本特征,为文献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最便捷的资源获取渠道,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和收藏价值。这类文创产品的知识文化性颇高,能够直接反映出特色的馆藏文化,确保了文创产品具有浓厚的图书馆气息。

(三)传播性产品设计

传播性文创产品应具有时代性强、接受度高、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在有效承载文化信息的同时,能够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接受并使用。国家图书馆中该类产品是“服装配饰”,包括服装、包袋、首饰、配饰等日常穿搭所需的基础物品。这些服饰印有特色馆藏图案,且能够在各种场合穿搭佩戴,其本身就起到了传播信息的媒介功能。加之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易彰显穿戴者个人的风格特色,使得该类产品的用户认可度较高,得到消费者广泛的穿戴和使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更易实现文创产品传播文化的的初衷[6]。

三、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式

(一)特色元素提取

特色元素提取是一种常见的文创产品设计方式。通常情况下,受藏品内容和文创产品载体的限制,设计师需要提取藏品中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和代表性元素进行设计。应用元素提取的设计方式能够使藏品最具特色的部分直接呈现在大众面前,把藏品的价值点浓缩在现代产品上,做到了取精用弘。例如国家图书馆的《芥子园画传》系列产品,将书中山水画的精髓画法及图案提取后复刻到文创产品上,设计出了以“山水、花鸟、草虫”为主要元素的芥子园笔记本、芥子园磁书签、法蓝瓷百合等文具,它们色彩淡雅、清新古朴,书写之余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静谧祥和,清代山水画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出来。与此相类似设计的还有《十竹斋笺谱》系列、《百花诗笺谱》系列、诗情花艺合集等都是自然花草元素的提取,如图1。除单个元素的复刻之外,对已提取元素的排列重组也能设计出别具韵味的产品。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系列就运用这种方法,将单个甲骨文元素按视觉规律排列重组,并恰当地安排在文创载体上,使之具有更高格调的审美属性。加之甲骨文元素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聚合体[7],具有知名度高、识别性强、指向明确的特征,以此设计出具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明确文化指向性的产品。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生肖钥匙扣是店内销量最高的一款产品,如图2,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他产品比如用重复和比拟的视觉修辞手法设计出的男士领带和文件夹等,都是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独特文化魅力的产品。

(二)同比例放缩

作为图书馆,同比例放缩的设计方式一般用在内容连续、且有完整性的典籍或字画藏品上,相对应的载体形式以能够展现藏品全貌为特征,在不改变其原有比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产品的实际应用规格进行同比例的放大和缩小,是还原藏品艺术感的最佳方式,极具收藏价值。在国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中,有两类产品以这种方式设计。一类是典籍字画的完全留真仿复品,图书馆将《敦煌遗书陆机辩亡论》《般若波罗蜜》经卷、《资治通鉴》手稿、《四库全书》等部级文化瑰宝精细的临摹下来,未经修改的文化巨作是绝佳的一手资料,为文化爱好者提供宝贵的研究文献与收藏鉴赏品,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来说,此类文创产品必不可少。另一类则是将藏品放缩后与文创载体结合,比如《三山五园外三营地理全图》画风清雅娴静,将其印制在柔软的丝巾上,把女性气质衬托得优雅高贵;将《资治通鉴》手稿、《三希堂法帖》这类文字作品印制在鼠标垫和桌垫上,使其与现代办公娱乐相融合,成为工作桌面的画龙点睛之笔;将历史悠久的乐器古琴同比精缩到手指般大小,制成网络时代的常用工具U盘,每次拿出都令人眼前一亮;还可以将整栋图书馆建筑外形精缩成钥匙扣,使产品独具文化特色,并达到了场馆宣传的作用。同比例放缩的设计方式使藏品本身的图案或外形被刻意地保留下来,直接用于研究和收藏,亦可结合外形赋予产品某些实用功能,让藏品和文化进入生活,让艺术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随时随地可以鉴赏把玩。

(三)符号的创意再设计

如果所选取的文化符号本身具有极强的历史性,无法直接用于现代设计,难以被多数消费者接受,那么对这类符号的创意再设计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当设计者从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提取出文化符号后,需对其形式语言和美学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在符号的形式上加以变形、分解与重构,而后再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8]。国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庆赏昇平”系列就凭借这一设计技巧广受社会好评,并多次获得文创类奖项。产品的创意来源于馆藏《庆赏昇平》彩绘戏曲人物画册,在忠于客观人物原本形态的前提下,设计者提炼其扮相造型,并用艺术的手法抽象、变形,创作出一系列可爱的Q版状元、悟空、门神、哪吒等卡通形象。这些新形象在保留了戏曲神韵、服饰、妆容等传统元素的同时,又精简了繁复的线条和装饰,成为活泼有趣、有历史底蕴、又顺应时代审美的“二头身”卡通人物。有了基础的形象图案,国家图书馆便把它带入各类生活场景,制作出帆布包、钥匙扣、笔记本、红包、书签等一系列实用物品,成为独具特色的代表性文创产品。与此相类似的创意再设计还有卡通化的孔子便签本、中西融合的图形化汤显祖与莎士比亚T恤、刻有《自在心经》的陶瓷主人杯、《三山五园》主题的光影效果纸雕灯等。此种设计方式的重点在于提取典型、简化重构,只抓住重点文化进行传达,具有符合时代审美趋势、受众接受度高、文化创意性强等特点,能够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四)文化内涵的挖掘

要把传统典籍里的精髓展示出来,创意元素不应局限于典籍本身,更重要的是将书中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把书里的内容“活化”,对此,有两种设计思路来表达文化内涵。一是从典籍的内容寻找创意,途径可以是书中的主要思想、名言警句、历史故事等提取可供开发的文化元素[9]。比如国家图书馆开发的“知行”笔记本系列,创意来源是王阳明的《传习录》,以及书中的核心思想“躬行求真,知行合一”。设计者在重构中国传统写意审美中的“形、神、韵、意、象”的各种关系后,将书中抽象的哲学思想具象成三种物象即“木”“镜”“泉”,以此作为笔记本的三大主题[4]。除此之外,设计者还在笔记内页特意设置了“读书心得”“知行足迹”“知行合一”等栏目,以达到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锻炼知行能力的目的。读者记录自己的知行心得,从日积月累的文字提醒渲染《传习录》的思想精髓,达到心理暗示的效果,实现了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统一。第二种是以文学家或著名历史人物为文化元素,以他们的事迹、作品、名言、经历为设计元素[9],利用巧妙的产品设计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以鲁迅手稿帆布包为例,产品的文化内涵来源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故事,如图4,帆布包上选取了文章中代表性的文字“嗬,这人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并用斜向排版的方式和简约明快的色彩相搭配,呈现出鲁迅先生笔下妙趣横生的童年故事,将文学作品背后儿童的天真烂漫、活泼欢快表现出来。加之帆布包的消费人群多为自由随性的学生青年,这类诙谐幽默的口语化表达与其身份特征十分相符,能够赢得目标消费者的青睐。对于藏品内涵的挖掘一直是文创产品设计的重点,特别是图书馆一类文化底蕴深厚的单位,更要注重对于文化内涵的表达。在这方面,国家图书馆的代表作品还有提取自宋真宗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黄金屋字体书签,将物品的使用场景与其文化含义融合得极为巧妙;源于《四库全书》的文件收纳袋、笔记本系列,用历史上最大的一套从书暗示其衍生产品的收纳功能与记录功能,将两者共通的“内有乾坤”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设计思路的拓展

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典籍珍品的巨大潜力,还与其开拓灵活的设计思路密不可分,且愿意积极推动各类文化符号的融合创新。相比之下,我国部分地方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开发还局限于自身馆藏,较少与其他文化文物单位合作,设计思路单一。在这方面,国家图书馆将中华经典文化、人文风俗文化、地域历史文化融入文创产品,并从人群细分的角度为儿童设计易于理解的卡通文创,设计思路的拓展能使衍生品的开发路径更加多元,消费者的文化体验也更加丰富。

(一)与其他文化文物单位合作开发。国家图书馆现有的产品中,“小小敦煌”系列是其与敦煌文创联合推出的产品,如精致独特的敦煌藻井魔方,将取自莫高窟藻井的6种装饰图案替代普通的魔方纯色块面。两个文化单位强强联合所推出的精品文创打破了单一场馆的文化限制,让消费者拥有双重的文化体验,也更加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是中华文化的灿烂遗产,跨地域、跨单位的开发销售为文化传播拓宽了道路。

(二)以中国传统节日或人文风俗为依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以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在庞大的文化体系中熠熠生辉。图书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传承节日文化是其职责与使命,也是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必经之路。比如国家图书馆以《庆赏昇平》主题开发的状元主题红包,将级富中国特色的戏曲形象融入传统节日的象征性物品,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两种文化元素的碰撞组合,生动地讲述了中国自己的故事,丰富多变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国人为之骄傲。

(三)与地域文化融合。图书馆自身保存着大量本地的历史文化、档案图片等资料,若以此为基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既能宣传地方的历史文化,又与资源文献紧密相连,在推动地域文化传播和宣传图书馆自身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比如,国家图书馆开发的老北京创意冰箱贴,如图5,它以场馆所在地北京为依托,以馆藏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为史料依据,用惟妙惟肖的人物场景为大家找回了心中的老北京,一个意趣盎然的小装饰出现在家中,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为生活增光添彩。

(四)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图书馆应突出自身的文化教育职能,因此少年儿童成为图书馆产品使用的重点对象。在国家图书馆已开辟的“儿童文创”分类中,在售的26种产品分别包含了敦煌主题、状元主题、图书馆主题,如图6,载体类型以学习用品为主,并有饰品玩具、手工体验套装等。其产品设计全部经过的精心的变形重构,多以卡通化的人物或事物为装饰图案,色彩活泼靓丽,教育功能与实用功能兼备,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结语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4
曾令波 Senser design品牌设计顾问公司创始人,2010年创立茶品牌“山田土”,后来在其基础上独立筹备和创办“慢物质”。“慢物质”通过“民艺行走”,以民艺为主题线索遍访各地手艺人,用开放式的合作广罗资源,与手艺人、设计师共同研创开发民艺产品。

人物属性:设计师、创业者、木匠的儿子

创业关键词:设计 合伙人 老手艺人

以设计师的身份介入创立民艺品牌“慢物质”,通过“民艺行走”等实践,以民艺为主题线索遍访各地手艺人,用开放式的合作广罗资源,曾令波开始了他与手艺人、设计师共同研创民艺产品的探索。难得的是,在出品的环节,慢物质不拘于手作的传统方式,加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让民艺产品变得更加务实、效率,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曾令波进入设计品牌行业十四年,称得上是一个前辈。但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创作热情和使不完的劲儿,又让人觉得他像是刚刚起步的新手。毕竟慢物质从创办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一年多。 在找茶的过程中,慢物质团队接触到许多民间手艺人,这些民间手艺和手艺人让他们十分着迷。

在慢物质之前,曾令波还做过很多事情。深圳是他的起点,从零二年毕业到现在,他一直在这里从事与设计相关的工作,并一步步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品牌公司,做平面设计和品牌管理、策略方面的工作。几年前因接了一些和茶叶相关的包装和设计案,颇积累了一些知名度。有一次云南的客户邀请曾令波去给他们做品牌包装,那次云南之行,成为了曾令波创办慢物质的一个间接契机。临沧凤庆的滇西一带是一片被茶叶浸润的土地,这里的高海拔原始森林中分布着极为珍贵的野生古茶群落。实地踏访到这些茶农和不为人所熟悉的野茶,刷新了他关于茶的三观。他一边给客户服务,一边产生了把这种好茶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恰巧那时他正在考虑,要不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毕竟做久了乙方,在给他人做设计时总是有些不满足,无法在执行层面上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实现。

二次创业|一次机缘巧合

2014年4月,结束找茶的第一站,曾令波和朋友就开始着手茶品牌的创办,他给品牌起名“山田土”。他将过去十多年的设计行业从业经验,糅合在这个具体的品牌上,开始了在微观的产品层面不断的探索。“山田土”这三个简单的字立于田字格里,符合他们对于做产品这件事情的定义:重新发现乡土价值,重构土地、产品、人、生活及创作之间的联系。

自此他和伙伴们经常去往各大茶区,除碰到许多有趣的茶之外,一些民间手艺与手艺人同样让他们着迷。独有的物产、材料、打银、措铜、染织等民间技艺,以及那些乡镇村落的手艺人,他们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是农耕社会一个组成部分。

这让曾令波想起年少的经历。他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木匠,曾经在家乡川东大巴山享有很高的声誉,从家里吃饭用的桌子到娶新娘的嫁妆雕花床,都是曾师傅擅长的手艺。可他的木匠生涯在80年代后期,被现代木工机械系统与电气系统革了命,之后不得不改行。他的少年时代即是在给父亲当助手的工作中度过的。工业文明对传统手艺带来革命性的冲击,这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但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在从事设计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他决定重回父亲的这个行业,希望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民艺的另一种可能。

以茶为引,慢物质诞生了。

做产品|用热情和设计力,缓慢接近本质

如果说做茶品牌是曾令波对自己设计师身份的价值审视。而接下来,或是对自己手作者角色的期待。从某一个时刻起,他开始自称曾师傅,成天泡在工作室里,和他的刨子、锉刀、木头、铜等器具耳厮鬓摩。他花了四个月慢慢探索,历经50多次失败,总算从10种木头中选到了最适合的一种,常常与合作伙伴因一个字体的选择讨论到凌晨,仿佛脑袋里的想法不讲出来就会井喷。各种开脑洞的创意,加上超出常人的执行力,“慢物质”开始产出一些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 一个措铜茶礼的出品,要经过十几道繁复的工序。

“措铜茶礼”是慢物质的第一个作品。茶是既有的资源,也是较容易被接受和包装的产品内容,况且云南临江凤庆的野生滇红,一直是曾令波的心仪之茶。他将之前做茶的经验转了一转,讨教大凉山打铜匠人学习技艺,并找到擅长金属研制的好友刘志炼,配上自己所擅长的木作,措铜为字,入木三分,一份隆重的茶礼加上手作者的精气神,在慢物质团队的夯劲儿下,很快呈现出来。延续之前的私人定制概念,一礼一名,手写致辞,让人看了很难不为其买单。第一批100份措铜茶礼很快就售罄,而且意料之外的是,设计服务和产品品牌两个团队的盈利能力已经相差不大。

开了个头后,手作产品的研发变得顺畅起来,慢物质产品计划里,不断有新的手作人加入,和版画家二毛合作的木刻版画棠梨木礼盒,与方正字库合作开发的紫光檀纯铜活字纸镇……基于自身的从业经历,结合创意、先进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曾令波一直在摸索传统民艺的出路。设计师的专业和前瞻在此时显现出来,一款纯铜活字纸镇,为了方便轻松装卸,曾令波找到中国科学院,采用了独创的侧插铜销专利结构,使得传统活字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在设计力中找到了传统手艺新的生产力。

慢物质的口碑通过设计圈和一个个作品传播开来,一些商业的机会也不断找上门来。曾令波把手作产品、工具和体验带回家乡,在成都SM广场开办手作体验和展览,木纹茶礼成为广州家具展上别具一格的陈设,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字主题盛会“汉字二十四小时“制作特别的定制茶礼……这些都是在慢物质成立短短半年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让曾令波和慢物质团队有些受宠若惊。

“木头的叙事诗”之后,还有什么

对于刚尝到甜头的曾令波来说,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喜欢木头喜欢字体,这是木匠之子骨血里的养分和身为设计师的本能。而下一步,慢物质要尝试做更多的产品输出。他想到的第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民艺行走”。之前多次探访寻茶的过程中,曾令波遇到许多传统手艺人,而这些人和技艺促成了慢物质的诞生,这一次他想要走得更远。 在婺源拜访歙砚薄意山水雕刻开创者吴华锋先生,方寸之间融入传统人文山水,令团队叹为观止。

深圳先进的技术设备、数量可观的创新群体和创新欲望,以及这个城市宽阔的视野、自由生长的气息、包容的文化,是鼓励他去做这个尝试的前提。通过行走,深入到民艺本地,看到它们最真实自然的状态,而且这种方式对基于民艺的产品联合开发而言,事半功倍。

行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不仅仅是走路。曾令波团队在思考一些更核心的问题:比如人与物,消费市场与原生地、当下与过去等等,产品只是思考的结果佐证而已。道路很长,每一个阶段,都是这条路上的一个脚印。一路走下来还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组合,有慢物质的固定班底,也有对同一个产品议题感兴趣的专家顾问,还有路上拜访的手艺人变成合作方,不同行业的资源进入慢物质研创团队,边走边看边记录,基于产品,各方形成开放性的合作,进行明确的任务和权责划分,共同享有产品的知识产权。

第一阶段行走的路线规划,主要基于慢物质产品开发方向。比如武夷山的岩茶、川滇的打铜,所获得的产品思路陆续落地,而目前行走的东线,是一个关于传统笔墨匠人的寻访活动,这条线路的规划与推进,是为接下来准备开发的文房产品做准备。“笔墨纸砚”是曾令波所喜欢的,也打算在产品里用到这些元素。从南昌出发,一路经文港、铅山、婺源进入安徽绩溪等地,每一站行走自然地落入项目,成为曾令波口中“有所保留”的即将问世的一系列产品。

“七月烈日流火,空气被烤得变了形,一个生机勃勃的荒野茶山,一顿争先恐后的完美午餐,一群大汗淋漓的赤膊人。

从文港到上饶再到铅山。铅山的铅念‘Yan’。1000年前,晏殊在文港出生,200年后,辛弃疾终老铅山。我们只花了2天,两宋之间这一页就翻了过去。”

这是他对“笔墨方云游”其中一段行走的描述。曾令波在创立自己品牌的过程中心理体验发生了一些变化,像大凉山遇见的彭氏家族就让他十分有感触。彭氏家族世代打铜,最早可上溯至明代,家族里年轻的铜匠还会到城市去学习最新的加工技术,在像曾令波这样的创客走进民艺的同时,民艺也在主动地寻找出路。未来的行走路线会更丰富,不过度消费“手作”“匠人”的概念,而是切切实实地将手作与生产力的结合,研创更多有人格力量的民艺产品,让“慢物质”这三个字变得更有分量。

对话:海峡旅游×曾令波

海峡旅游:因何初衷创立“慢物质”?

曾令波: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木匠,曾经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木匠生涯在80年代后期,被现代化终结,之后则不得不改行。我的少年时代即是在给父亲当助手中度过的。工业文明对传统手艺带来巨大冲击,这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但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决定重回民艺。

海峡旅游:做产品与做设计师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吗?

曾令波:是两个不同的路径。商业设计要预设一个明确目标,遵从必要的规则,通过系统的价值评估体系获得满足感。而创作正好相反。但我觉得两者之间有某些共通的地方。只要你试图把一些事做得更有意思――无论做饭、收拾房子、做一个设计单,还是画一个小画、挖一块木头,这其中的专注、思考和体悟是相似的。

海峡旅游:从一个设计师的身份转型做手作产品,有什么优势?

曾令波:最显著的优势是系统建设的能力,另外,思考力的优势,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产品或品牌成立的前因后果。多数手作者在产品开发及品牌打造上的力量是缺失的。过去的十余年我一直从事商业设计,为企业提供品牌咨询服务。自创品牌开发产品,是将过去十多年的设计行业从业经验,在一个具体的品牌及产品上进行集中的印证。作为设计出身的创业者,有机会将一个事情从品牌的方式慢慢打造,结合当下的传播方式进行价值输出,产生更系统的推进,输出更大的能量。跨身份、跨领域的产业发展趋势,也让这种创业有机会走得更远。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5
摘 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该文提出将“创客+竞赛”教育模式引入到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环节中。基于“创客+竞赛”教育模式的定义,指出《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典型“多功能控制器”教学案例,发挥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同学们从声控、光控、磁控、以及触摸四方面来实现楼梯灯的设计,实现了该课程实验与专业应用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电子线路 实验设计 创客 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21-02

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及总理提出的逐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使命。但是,中职教育虽然一直强调“做中学,做中教”,但由于硬件设备的封闭性,不利于中职教师结合工作岗位要求来设计课程实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提升。《电子线路》课程作为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学生对其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课程的教学进程,为此,如何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符合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要求及工作岗位要求的《电子线路》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仍是当前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 “创客+竞赛”教育模式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集合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子测量等多门课程的知识,不但有效地检测了电子专业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知程度及电路装配能力,还着重测试了学生们掌握电路性能与功能的调试分析能力,其影响力在逐步扩大,成为了中职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技能的一个公正平台,发挥了技能竞赛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中的重要导向作用[1]。创客主要是指基于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努力将自己的创意想法转变成实物的学生[2]。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室”或“实验室”等创客空间,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自己动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该文所提出的“创客+竞赛”教育模式,是中职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是指基于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的要求与特点,让同学们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加以创新设计,制作出较为新颖的“电子产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之间发生思维碰撞,分享学生的创新想法,接触具有前沿科技技术的电子产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中职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政策,《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和教学方法都有所改善和提升,但是一般的《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还局限在模拟实验箱和数字实验箱层面上,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1)《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内容“落伍”。中职学生基础差、自制力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在进行《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的时候,往往采用传统的实验箱的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演示”的方法,学生“照葫芦画瓢”,缺乏创新性。这样的实验设计往往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脱离了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的能力要求,更不能满足社会对中职学生具有“过强过硬”实际操作的要求。而且,《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内容相对固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脱离了实际需求。(2)《电子线路》课程实验设计实施方式“呆板”。《电子线路》课程实验实施方式一般是按照每两到三个人一组,各自完成实验任务。这种方式虽然也能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却没有给予同学们充分讨论的平台,难以与现实生活中的需求结合起来,更难以出现创新的“火花”,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 “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基于“创客+竞赛”视野下,优化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替代原有的实验箱层面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文选取电子线路竞赛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多功能控制器”,将“创客”教育方式融入到该节课的实验设计过程中。(1)实验目的和内容。该实验旨在通过设计电路板,来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楼梯灯控制系统,以加深对电子线路在日常生活控制领域中实际应用的理解。通过让电路实现声控、光控、磁控、以及触摸四方面功能,延伸生活中楼梯灯的控制形式,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多功能控制器”电路工作原理。(2)实验方法与流程。为了更好地将“创客”教育引入到该次竞赛模式的《电子线路》实验设计过程中,该次实验注重创客教育实施环境的建设,并将其嵌入到“多功能控制器”实验环节中。①前期准备。首先,对学生们进行合理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兴趣爱好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让每一组同学都能有产生创新想法的可能性;其次,合理规划与建设“创客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空间与硬件,给予同学们实践与交流的“创客空间”,通过“微弹幕”软件,建立线上讨论房间,及时让同学们交流与互动,实现虚实结合,提高学生对多功能控制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次,任课教师对“多功能控制器”实验内容进行简单说明,通过微课形式下发实验任务书,传递该节课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②“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实施。“多功能控制器”基本电路的设计,每个小组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自行完成,主要包括掌握“多功能楼梯灯控制器”工作原理,合理规划电路布局,正确选择元器件,焊接元器件,功能调试几个环节。在该次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着重营造合作氛围,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共同设计出多功能的楼梯灯控制系统。③“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效果评估。教师在学生完成“多功能控制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着重观察与记录遇到的问题,采用聚焦“创客”成果与创客任务实施过程的多元评价方法,通过网络在线分享经验,让每一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多功能楼梯灯控制系统”,增加答辩环节,交流实验作品完成的收获,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评分标准,给予每个小组实验成品客观性评价。

4 结语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为中职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电子专业技能的平台,对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将“创客”教育与“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联系起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多功能控制器”电路设计原理,给同学们充分的“创客空间”,设计出具有声控、光控、磁控、以及触摸四方面功能的楼梯灯控制系统。“创客+竞赛”视野下《电子线路》实验设计,不但加深学生们对《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6
本文在对TRIZ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论证其在产品创新设计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在构建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及步骤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将TRIZ理论工具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以订书机为实例,说明了基于TRIZ理论产品创新设计的应用过程,同时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最终使订书机产品创新设计由理论走向现实。

关键词:

TRIZ,产品创新设计,订书机

TRIZ是基于逻辑和专利数据统计的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种工程技术创新问题。它具有逻辑结构严密,可重复性等特点,受到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青睐,已经成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法宝”[1]。TRIZ理论传入我国以来,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河北工业大学谭润华教授利用TRIZ中的技术进化法则建立了一种产品过程的设计模型,并将其用于解决企业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2]。陕西科技大学任工昌博士分析了TRIZ理论是以深度技术知识为基础,建立了从专利中获取启发式原理和技术效应的方法[3]。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正处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期,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大力开展TRIZ理论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工业产品的创新设计,探讨TRIZ在产品创新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模式与支持作用,为更好地设计开发工业产品和TRIZ理论应用提高借鉴。

1.TIRZ理论为产品设计提供理论

依据产品设计的核心特点是创新,从本质上说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创新过程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因此,近年来在产品设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很多应用。TRIZ理论实现产品由初始状态通过单步或多步变换,最终实现或接近理想状态,完成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产品设计中的许多难题。[4]将TRIZ的理论成果应用于产品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及理论发展的需要。借助TRIZ是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时间,又易于操作的设计理论。[5]至今国内外还未形成专门针对产品设计利用的系统创新理论[6],本文将TRIZ理论应用于产品创新过程中,对其创新工具进行归纳和整理,尝试构建基于TRIZ的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和流程。

2.基于创新工具支持的产品设计流程构建

产品设计的完整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关键步骤:设计计划的提出(发现问题阶段)、调研分析阶段(寻找关键问题,完成设计定位)、设计展开阶段(思维发散、创意激发)、设计实施阶段(方案确定的评价及优化阶段)四个阶段。分别将TRIZ工具融入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恰当应用可以提高产品创新水平。

2.1设计计划提出:将TRIZ理论中初始形势分析应用其中,对产品原型问题情境进行整理,快速发现问题本质,准确定义创新性问题。

2.2调研分析阶段:应用九屏图,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问题工具,对创新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从更广的视角看待问题,充分发掘关键问题,寻求解决方向和思路。

2.3设计展开阶段:借助矛盾分析、物场分析工具,将产品设计将关键问题转化成矛盾问题或缺陷;应用发明原理,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创意。

2.4设计实施阶段:以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准确确定探索方向,预测产品发展潜质,以最终理想解的实现程度完成方案评价,实现技术突破,完成产品优化。

3.订书机产品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3.1基于初始形式分析的设计计划提出:订书机作为常用办公品在生活中使用范围很广,目前的订书机在装订时需要反复摆放订书机位置,装订深度难以控制,也很难将订书钉装订整齐,经常出现装订歪斜,装订深度不齐等现象,影响装订文本的整齐和统一,对于较为正式的文件更是影响其权威性。初始形式分析有助于发现易被忽略的问题,为创新设计提供更多机会。

3.2应用因果链条进行调研分析整理:利用TRIZ工具因果分析,可以全面分析文件装订不整齐现象出现的原因,梳理思路,并找到两次操作是导致装订不整齐的关键,进而明确产品设计方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创新效率。

3.3借助解决问题工具实现方案展开技术矛盾表述:a如果为了保持装订效果整齐的要求,就需要增加组件,提高订书机的一次性出针数。b如果系统组件不增加,装订效果不佳。确定工程参数为:改善的参数为:No.35可靠性No.34可操作性恶化的参数为:No.45装置的复杂性No.46控制的复杂性通过查询2003版矛盾矩阵,得知可能的解集是M35-45=[5,35,13,33,15,29,03,17]和M34-46=[1,25,37,2,3,10]。经过评估和应用假设实验,确定符合本问题的创新原理有:1分割原理、5组合原理、15动态化原理。分离原理的应用:将订书机的某些系统组件进行分离,实现在不同距离下同时装订的功能要求;组合原理的应用:1)增加一个订书机系统,并让增加的系统能够始终保证与与原系统在一条直线上运动。2)将订书机分离为可拆卸和组装的系统,增加适应性的同时,保证了其系统的简洁性;动态化原理的应用:1)将订书机的某些组件(如托板和手柄)设计成两层,并同时支持两层组件左右移动;2)连接支架设计为伸缩结构,可调整装订距离,保证整齐性。技术矛盾配合发明原理完成思维发散,提出可行方案。

3.4最终理想解及技术进化法则完成最终方案评价以最终理想解中消除矛盾程度、是否产生新的危害、成本、复杂性、可行性等属性为评价标准,帮助筛选出最终方案:将两个订书机以可伸缩支架连接,可拆卸组合,调整距离,订书机按压把手可旋转,并通过键槽卡位,一次按压完成双钉装订,整齐定位。拆分后不影响订书机单独使用,规格适中便于存放。用动态性进化法则验证铰链连接、可伸缩结构的可行性,完备性法则帮助完善产品结构细节。

4.结论:

TRIZ理论是产品创新设计的有效开发工具。本文将TRIZ工具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中,形成TRIZ理论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应用模式。产品设计前期建立系统问题分析情境,产品设计中期快速发现关键问题本质和矛盾,明确问题探索方向,突破思维惯性,形成创新概念解,产品设计后期以全面视角对方案进行评价,提供系统评价标准,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统一,并对技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订书机产品创新设计实践表明,该创新设计流程可以有效引导创新思路的形成,提高创新效率和创新程度。

参考文献:

[1]周美玉,黄妮,王倩,张俊伟.TRIZ理论在产品感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包装工程》[J].2011,(4):62-65

[2]谭润华,苑彩云,张瑞红等.基于技术进化的产品设计过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12):60-65.

[3]任工昌,张优云,刘永红.面向产品创新的深度技术知识的获取与研究[J].机械设计,2003,20(10):14-16.

[4]刘亮,陈涛.在产品设计中TRIZ理论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2,39(7):23-25

[5]李敏,张明勤,张瑞军,苏谦.《起重运输机械》,2010,(03):20-23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7
服装设计基础课是引导学生走向服装设计行业的桥梁,文章试图从服装设计基础课群中的创新思维课程设置、艺术风格的个性培养、基于生产的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服装设计;创新思维;创造力;艺术个性化;教学实践

一、服装设计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学生入学后接触较早的课程。良好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动手技能,也为培养具有独特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的综合型人才搭建了必要的平台。然而,当前服装设计基础课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中设计理念陈旧,教学存在同质化现象;一味关注本专业的教学,没有拓展相关课程教学,没有设置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艺术个性的发展课程;缺乏对流行趋势的分析和对文化潮流的体验与挖掘;教学实训过程程式化,与服装生产结合较少,难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服装设计基础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

1.服装设计基础课应增加科学创新思维的相关内容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服装设计追求的不仅是形式上的新颖,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和基于理念的形式创新。因此,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不能只停留在造型视觉元素、形式感的设计层面上,需要学生以更高的角度,从设计伦理、环境、生态等方面考虑设计作品,并关注产品最终的去向,这才是设计的精髓。以往教学更强调偏感性的视觉艺术形式方面,如材料肌理、服装造型规律、色彩搭配等形式内容。这种教学能使学生快速掌握一般的造型设计规律,但容易束缚学生的创意天性,压制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敏锐感,以及个性表达欲望,导致设计的作品缺乏深度,流于形式,存在同质化现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增加培养科学创新思维所需的如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设计心理学、美学、环境学、创新设计理论及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美国康奈尔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开设了行为分析课程,鼓励学生根据人的行为方式设计服装,对学生服装设计作品的评价不局限于视觉造型的新颖性与艺术性上,更多的是探索人与服装之间的互动。如,学生对服装进行可拆卸设计,穿着者可根据所处环境变换服装的样式,通过拆掉或添如袖子、衣领、帽子等部件,变化服装风格。最具创新之处在于,一些服装使用以废旧包装材料和人们丢弃的服装制成的可再生、可回收材料,由3D技术打印制作。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基础课程设置,培养了学生独特的设计视角和独立的设计观点,真正从理念上深化了服装设计内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服装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更要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生设计理念的层面。教师可通过开设设计伦理、行为环境、生态理论等基础课程或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调研和自习等形式,建立科学、创新、多元的服装基础课程体系,调整课时分配和课程结构,更新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服装时尚潮流千变万化,设计作品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才能吸引挑剔的消费者。这要求设计者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能运用当代时尚服装设计语言表现深厚的文化积淀。艺术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呈现多样的风格也是必然的。然而,以往的服装设计基础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作业衡量标准单一,忽视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导致学生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存在同质化现象,更不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制订不同的作业标准,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感受,运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进行表现。学生存在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性格色彩、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设计创作中体现区别,鼓励学生展示个性,避免相似的设计,使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如,在服装设计造型基础训练的课程中,教师既要讲解服装造型设计常用的平面处理手法、服装制版手法,又要展示如传统手工、后现代设计手法以及三维技术等改变服装设计视觉形态的手法,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基础中的关键结构形式设计原理并灵活应用,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勇于尝试颠覆传统美学的设计方案,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各种材料,设计出变化多样的作品。

3.服装设计基础课需要衔接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要求、系列

产品开发与推广等课程,将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装设计的创新必须依托服装生产、工艺、结构的创新。因此,服装设计基础课教学必须解决以往空泛地讲解设计理念、基础课与设计实践难以衔接的问题。教师应改变只重视设计理论传授的思路与模式,将理论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优化课程内容,在讲授基础理论规律的同时,结合专业要求贯穿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要求、产品开发、市场调研等课程内容,使学生明白服装创新设计绝非天马行空的随意想象,更不是描绘效果图的纸上谈兵,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设计因为制作工艺、结构处理的手法不同会产生设计面貌的差别。服装设计的创新需要设计者了解、调研、分析市场和消费者,从而有的放矢,将设计思路传导给客户,主动地创造将作品转化为商品的时机。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服装造型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的科学方法,熟悉时尚潮流变化规律和材料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服装产业流程,掌握服装系列产品开发与推广等知识,经济高效地进行设计。因此,在服装设计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设计主题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服装造型;模拟公司实际操作,绘制标注有工艺说明、面料小样的实际生产设计图;对自己的作品作出成本经济核算,确定目标顾客;分析产品特色,制订营销方案,从而使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服装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具有目标性、实践性、创新性、高效性,变得生动活泼。

结语

我国服装产业正处于由密集型生产向品牌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服装设计创新转变的过程,因此,在服装设计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梳理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群与专业课程群的衔接关系,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视角,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

作者:杜娟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8
关键词:法蓝瓷;在地化与在场化;商品定位;营销分析

“法蓝瓷”是世界顶级陶瓷礼品业中的一个新品牌,故乡是台湾,是很多时尚人士的瓷器珍藏首选。法蓝瓷自品牌创立以来,连年获得各大奖项。法蓝瓷品牌是由台湾企业家陈立恒先生创办的,他一生与创意结缘,集企业家、设计师的才华于一身。陈立恒先生投身于国际精致礼品业近三十年,旗下的海畅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礼品代工商之一。因有感于代工产业是为人作嫁,不能从中实现其欲传递东方美学的理想,因此,陈立恒先生于001年创立法蓝(FRANZ)品牌,致力于把东方美学传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其独特的国际时尚品味,“法蓝瓷”成为国际时尚瓷艺精品的指标性品牌,也成为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风向标。

从001年陈立恒先生首创法蓝瓷品牌,并在美国成立公司开拓海外市场;仅至003年其在海外的销售网点就达到000个;到了005年其销售网点已经达到了5500个,009年已增加至6000家①,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本文结合在地与在场化理论,深入剖析其成功的核心因素,旨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后来者提供借鉴,也为艺术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抛砖引玉。

一、在地与在场化的商品定位

“法蓝瓷”企业将自身定位于文化创意产业,故乡在台湾地区,并以中国自古以来最富盛名的瓷器作为产品,因此其成功必然与台湾地区政治经济背景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背景紧密相联。

1、 全球化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伴随着全球政治进入多极格局局面,文化的多元化也日益成为文化繁荣与发展的主题,各国之间的优秀文明成果被广泛的传播和接受,法蓝瓷的发展被匡置在全球的场域里。而中国自古以来就延续着十分丰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传统中华文化,日益被西方国家所热捧。其中有别于西方刚性管理思想的东方管理思想最为受捧,它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如“以柔克刚”、“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运用到管理学中,这与西方传统的刚性、精准性、重量化的管理思想迥异,形成了十分著名的东方管理思想流派,并为世界各大企业所应用②,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同。

法蓝瓷十分巧妙的利用了这一在地化优势。在产品中大量的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在地化中所滤透的经典,致力于将法蓝瓷打造成中华文明的使者。法蓝瓷的品牌理念以“仁”为核心,追求东方美学蕴涵的内敛优雅的品位风范;它的设计理念为“天人合一”,设计团队是由一群喜欢探索大自然的人组成,将大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将艺术带入生活;产品特点表现为“刚柔并济”,以西方新艺术③流畅线条完美融入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使本质地坚硬的瓷器展现出丰富生动的流动美,传达东方“阴阳相融”、“刚柔并济”的人生哲理。这种种中华文化展示,无不巧妙的契合了全球化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在地文化生境的作用

众所周知,由于复杂的历史渊源交织,台湾至今仍然延用资本主义制度政治制度,以“民主”做为基本政治诉求。公民在长期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中逐渐养成了自由思考与表达的习惯,人们的思想处于较理想的自由状态,这也是台湾所呈现的一种异于大陆的在地化群体特征,极大的激发人们产生无限的创意。同时也源于台湾历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及与西方国家长期保持的外交关系,台湾成为一个开放程度十分高、国际化程度十分强的地区,因而台湾人民不仅出入境十分便利④,台湾也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士(其中不乏高端人才)进入,台湾在地的出入政策使得台湾的科技文化人才表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局面。另外,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教育政策的推动⑤,台湾社会目前达到近乎90%以上的大学受教育率,进入大学深造已经成为了公民的自由选择,而不是竞争角逐的硕果,这为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在地人力资源。最后也因为台湾地理位置上与日本毗邻,历史上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时代,加之政治上的外交关系紧密,日本文化对台湾的本土文化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日本极强的工艺设计业,直接影响了台湾的传统工艺设计产业。

3、在地文创政策的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观点的提倡,以大量的创意和知识取代金钱,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成为台湾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只是一个新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的产业。1993年“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中首次推出强调‘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以振兴日渐没落的传统地方产业、发展各地方的特色,为传统产业的转型铺垫⑥,为台湾文化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00年5月31日颁布《挑战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书(00—007)》,将“创意台湾”作为施政的目标与愿景,并明确的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列为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在此计划中提出了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组织、培育艺术、设计及创意人才、整备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促进创意设计重点产业发展(含传统工艺设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细项。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总体营造”具共同的质素⑦。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社区总体营造”紧密关联,文化治理的模式更是导引创意产业政策成功的重要关键。003年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中,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将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分为13类别。010年,政府制定并颁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在本法中,对“文化创意产业”重新作了定义,并将原来的13个类别扩充至15+1类⑧。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依然在有序的推动着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推动力量。

海畅集团自1997年投入亿台币⑨研发精品瓷器产品并于001年在美国成功创立“法蓝瓷”品牌至今,也正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从概念提出到政策推动再到实际运作的历程。可以说,“法蓝瓷”的成长之路正是台湾在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的映射。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三大主要在地与在场化因素之外,台湾的经济发展路径、严格的知识产权界线等同样也对“法蓝瓷”的成功具有重大影响。

二、在地与在场化的营销分析

“法蓝瓷”的巨大成功势必离不开宏观的外部背景,但一个企业的成功,一个品牌成功必然与其内部自身的管理息息相关,如企业领导者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人才聚集状况、企业经营策略及品牌经营哲学等等都是品牌成功的关键,而对产品最直观的窗口——市场营销进行分析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 精英⑩人物与销售

“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离不开精英传承人和传播者,因为他们不仅是文化交流和整合的中介,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催化剂和生产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化品牌的成功与否与精英传承人是息息相关的,而法蓝瓷能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中华民族文创品牌,自然与其品牌创始人陈立恒先生的推动有着莫大的关联。

公司总裁陈立恒先生是一名兼具艺术修养和感性创意的企业家,他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徳文系,早在他就读辅仁大学德文系时,就创立了引领台湾民歌风潮的爱迪亚民歌西餐厅。他说:“年轻时强烈的创作欲望,可能就是激发我后来创立品牌的动机吧!”陈立恒先生自身的学历背景与艺术修养使“法蓝瓷”呈现中西辉映的审美导向,产品销营也有了美学指向。另外,陈立恒先生集0余年从事贸易德国陶器经验,于1984年创海畅集团,90年代成为世界顶尖礼品制造商,为国外知名公司进行产品代工及设计(OEM/ODM),年营业额最高曾达一亿美元。正是陈立恒先生超强的的商业运作能力,为“法蓝瓷”的成功营销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他还是一位极具民族责任感和民族意识企业家。在近30年的代工生涯中走访世界各地让他接触到许多国际知名瓷器品牌,唯独没见中国品牌。有感于代工产业是为他人作嫁衣,不能实现其欲传递东方美学的理想,自觉应该建立属于华人自己的瓷器品牌,因而酝酿出了“法蓝瓷”,法蓝瓷从最初始便立志成为第一个具有国际性地位的华人文化创意品牌。

2、 研发团队与销售

“法蓝瓷”的研发设计及营销部门设在台北,约有00人的设计团队中集合了全球性的设计师,包括法国知名时尚设计师JeanBogg在内。不同国家的设计师更能贴近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喜好。除国际知名设计师外,法蓝瓷让创意十足的年轻设计师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集团还不断的聘用高学历人才,完善人才结构和研发水平。更特别之处在于“法蓝瓷”的设计总监由陈立恒总裁亲自担任,直接为设计把关。另外,为了实现对客户的人文诉求,法蓝瓷强调创意是实现人文诉求的核心,因此创意必须成为法蓝瓷每个设计师的习惯,这种习惯体现在其对生活的感悟中。因为创意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因此法蓝瓷要求设计师要对目标顾客的生活方式进行亲身体验。如此高标准的创意素质要求,使法蓝瓷的设计团队始终充满了创意和活力。

3、全球化过程中的销售

全球策略型经营是六种跨国经营策略之一,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标志,指的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以自己的优势称霸世界,采取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将企业的商品贸易、技术贸易、资本进出进行全球统筹,并根据不同的国际市场类型,采取多种发展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最佳的生产地区、销售地区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因此全球经营策略需要实力强大的大型跨国公司做后盾,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目标市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营策略。

法蓝瓷采用“台湾研发,大陆生产,全球营销”的全球性策略布局。法蓝瓷的研发设计总部设在台湾,生产基地位于大陆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园,而6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球(以欧洲、美国及大中华地区为主)。为攻占美国市场,在美国旧金山设立业务总部,聘熟悉美国通路有经验的专业经理人负责美国通路营销;欧洲、纽约、澳洲、加拿大等地,则借重筛选过的客户作为当地营销商;大中华则由台北公司直接经营,直接设立销售据点。把最佳的生产设计地定于台北,最佳销售地直瞄欧美,最佳生产地落脚中外最著名的“瓷都”——景德镇,这不仅保障了生产工艺的可靠性,还为年轻的“法蓝瓷”品牌赋予了1700多年的历史。全球化中的经营策略为法蓝瓷品牌抢占国内外市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三大主要在地与在场化的营销,法蓝瓷“研究人性,诉诸理性,创造感性”的品牌经营哲学、“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品牌目标、“哲学带动文学,文学带动艺术,艺术带动产业,产业带动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设计贯穿着法蓝瓷发展的始终,这些对于“法蓝瓷”的成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结语

从创立法蓝瓷到如今将法蓝瓷成功推向国际,成为中国文化迈出国门的典范,陈立恒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以成功的商业运作将自己的价值、中国瓷器的价值、古老东方神秘的文化价值充分实现。“法蓝瓷”经历的原厂代工制造(OEM)到原厂代工设计(ODM)再到现今的自主品牌创立(OBM)发展历程,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民族自主品牌的成长之路。法蓝瓷的成功,自有其与中国大陆文化产业发展相异的在地化生境,但也有着相同的中华文化在场化积淀,它的成功十分值得我们民族在地品牌的借鉴。尤其是当今中国大陆将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中国文化战略最重要的形态和最重要的战略思想,恰当的结合大陆在地与在场化资源,将中华民族自主品牌作为文化产业的领衔军,势必是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创意产业只有走向自主品牌的创立阶段,才有主动发展的可能,才能最终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效应。

注释:

① 法蓝瓷管网(http://wwwfranzcollectioncomtw/cn/start)。

②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三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会,004,P398—46。

③ 约从1890年至1910年间,欧洲流行着一种装饰风格艺术,这种艺术在各国有着不同的名知名称。1896年巴黎开设了一家名为“新艺术”的商店,专售这种风格的产品,后人据此统称为新艺术。

④直至目前为止,有14个国家对持有的公民免签证,涵盖了大部分的欧美发达国家和主要的旅游观光大国,其中就有日本、韩国,美国也在去年的10月份对台湾旅游入境免签证手续。

⑤ 为了保持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增,1998年5月台湾“教育部”出台《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指出.“畅通升学管道,扩大大学就学机会,建立大学多元弹性入学制度”、“在兼顾教育品质下,持续扩增大学生数量”等。之后便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加以落实,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四技二专多元入学方案》、《二技多元入学方案》等,为考生提供了较多的应试机会。

⑥慧君从法蓝瓷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J] 中华文化画报,007(1)。

⑦郑美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政府治理模[J]公共行政学报,008(06),P111—159。

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中将其中的15个类别依照产业关联性归纳为艺文类、媒体类、设计类及数位内容四大类,“+1”是指在四大分类之外还列举了“其它”一栏,专指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产业。

⑨林舒法蓝瓷:从为人作嫁到风格独特的自有品牌[J]福建艺术,006(03)。

⑩这里的“精英”不是对关于帕雷托精英理论的解析,仅只是借用了这一名词而已,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内涵。

林艺关于“西部民族文化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011, P80—88。

林公孚法蓝瓷赢的策略[J]市场营销,009(08)。

参考文献:

[1]胡惠林,陈昕,单世联文化战略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011。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004。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9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电子、信息、新材料及集成技术的进展,使产品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模块化已成为工程产品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设计开发过程、制造过程、营销和售后服务过程,并改变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现代工程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艺技术手段和社会化制造体系。这些变化都深刻地影响着工程设计的发展。

工程设计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标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工程设计的费用往往只占最终产品成本的一小部分(8~15%),然而它对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能力却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往往决定70~80%的制造成本和营销服务成本。所以说工程设计是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最重要的支柱,是工业创新的核心环节,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龙头。工程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各种模型,并不断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过程,即反复地创造模型和评价模型的过程。工程设计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值计算型的工作,包括大量的计算、分析、绘图、编写说明书和填写各种表格;另一类是符号推理性的工作,主要是方案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法学中,前者称之为细节设计,后者称之为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把主设计师根据产品功能的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产品的主体框架,及它应包括的各主要模块和组件,以完成整体布局和外型初步设计。然后进行评估和优化,确定整体设计方案。再由各责任设计师把总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落实到具体设计中去,实现细节设计。可见概念设计是个创造性过程,它要求设计者能综合运用许多学科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而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料,再经过反复思考、推理和决策,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满足用户要求的设计方案来。

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设计、构思的原始冲动是三维概念,最终设计实施之结果即产品也是三维形体。可是多年来以二维绘图为基础的产品设计、制造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创新的桎枯。

三维建模技术的崛起以及虚拟制造技术的出现为概念设计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极好的工作平台,设计师们可以直接从三维概念和构思入手,进行概念设计,形成产品的初步框架,然后进一步通过工程分析、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未来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这种设计方法尤其能充分发挥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不必拘泥于平面图纸的限制和束缚,而把主要精力聚焦于创造性的劳动——创新。

2概念设计与创造性思维和技术创新

2.1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要设计就要有创新,而创新正是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设计人员要打破习惯性思维,变换角度,开阔视野,才能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思维有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形式。在工程设计的概念设计中,要努力发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注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辨证统一,准确把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巧妙结合,善于捕捉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闪光和亮点”,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产品。

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能用常规、传统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新颖的、独特的思维。这就是它的独创性。独创性要求人们敢于对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敢于向传统的陈规旧习挑战,敢于否定自己思想上的“框框”,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2)连动性:创造性思维又是一种连动思维,它引导人们由已知探索未知,开拓思路。连动思维表现为纵向、横向和逆向连动。纵向连动针对某现象或问题进行纵深思考,探询其本质而得到新的启发。横向连动则通过某一现象联想到特点与它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从而得到该现象的新应用。逆向连动则是针对现象、问题或解法,分析其相反的方面,从顺推到逆推,从另一角度探索新的途径。

(3)多向性:创造性思维要求向多个方向发展,寻求新的思路。可以从一点向多个方向扩散;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解决。

(4)善于想象:创造性思维要求思维者善于想象,善于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里形成新的形象,善于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善于想象,才有可能跳出现有事实的圈子,才有可能创新。

(5)突变性: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是在创造性思维中出现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它往往表现为思维逻辑的中断,出现思想的飞跃,突然闪现出一种新设想、新观念,使对问题的思考突破原有的框架,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2概念设计呼唤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概念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设计中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发现某种新事物、提出某种新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而激发出的新颖构思和创见。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迸发,是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不拘一格,不局限也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模式,以下诸多方面都是孕育技术创新的土壤:

(1)多项现有技术的有机结合或综合运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已有知识的创造性总结和应用常常带来重大的科技突破;

(3)突发奇想但经过科学论证或实验证明所产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4)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的合理嫁接;

(5)产品功能上的兼收并蓄和去粗取精;

(6)学科间的交叉、交融和借鉴;

(7)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有机结合及应用;

(8)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

由此可以进一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技法:

l智力激励法:又称集智法、智暴法。即通过集会让设计人员用口头或书面交流的方法畅所欲言、互相启发进行集智或激智,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

l提问追溯法:根据研究对象系统地列出有关问题,逐个核对讨论,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创造性发明的设想,或是针对新开发产品的希望点(或缺点),逐点深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l联想类推法:通过相似、相近、对比几种联想的交叉使用以及在比较之中找出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方案;

l反向探求法:采用背离惯常的思考方法,通过逆向思维、转换构思,从功能反转、结构反转、因果反转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l系统搜索法:从一个初始状态开始,分析影响系统的各个参量,逐步向前搜索,或采用孤立因素、更换参数等方法获取系统的多种解法并求得最优解;

l组(综)合创新法:将现有的技术或产品通过功能原理、构造方法的组合变化,或者通过已知的东西作媒介,将毫无关联的不同知识要素结合起来,摄取各种产品的长处使之综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技术思想或新产品;

l知识链接法: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和复杂的作用过程和知识流,它包括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这四个阶段构成一条“知识供应链”并按照下述原则进行管理:把技术创新过程作为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只有将所有涉及该过程的伙伴捆绑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这些伙伴都应明确什么知识内容才能满足用户最大需求,知识转移的特征和形式是什么,最终用户是谁,他们何时需要使用这些知识?涉及创新的所有信息流和通信流对全体伙伴都是开放的,在每个知识供应者和知识使用者之间建立信息反馈,使信息交换更为有效,知识供应链中每一个伙伴能够感受到整个系统和他们自己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认识到自己是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该方法适于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的技术创新。

3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概念设计技术创新实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若干种含有技术创新的产品概念设计范例:

(1)采用先进的控制、驱动和定位系统,由局部小画面组成整体大画面的可变画面巨型灯箱广告机的设计;

(2)时速超过运七飞机的高速铁路机车车身外型设计,既要满足空气动力学性能,又要有美观的外型,三维CAD建模技术和NURBS曲线面理论的应用;

(3)适应于多弯道和小半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下的摆式列车车身及减振转向架的设计;

(4)反求工程已广泛应用于一些具有复杂曲面的实物模型(如模具)的三维数据重构,不妨借鉴用来对生物医学图象进行数字图象处理,为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逼真的三维模型和实体模型;

(5)基于电动机——发电机可逆原理的新型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把(下坡时)车轮转动的动能所转化成的电能再回充给蓄电池,从而增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一次充电使用的续行距离;

(6)加工中心自动换刀功能的扩展,用于东风4(11)型内燃机车发动机端面多轴孔加工的自动换箱多轴箱设计;

(7)把列车检修工人的丰富经验升华为专家系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式检振锤的设计;

(8)虚拟轴机床(并联机床)的概念设计。

这里以铁路机车车身设计为例,对概念设计及创新的过程加以说明。

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已通过论证并计划在下世纪初建设第一条(京沪)高速铁路。

当我们看到法国TGV(TraindelaGrandeVitesse)实验车速达到515.25公里/小时时,我们知道这已经超过了我国“运八”飞机的时速,设计师的头脑中自然应该产生这样的概念:时速300公里的铁路机车车头的外型也应该像飞机那样具有流线型和光顺性,才会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光顺”一词的几何意义是所构造的曲线、曲面应具有C2连续,且无奇点。从通俗的概念来理解,即为“光滑顺眼”之意。

由这些概念和构思出发,我们可以由整体构思和概念设计逐步进入流线型机车车身的细节设计环节。

铁路工业和汽车工业对车身外型设计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的都有着一致和迫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l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减少在高速运行时的摩擦阻力。

l具有良好的结构布局及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l具有美学曲面的质感和动感,以美化生活和环境。

l尽可能短的设计和制造周期,以尽快地占领市场。

显然满足上述诸要求的车身外型曲面是相当复杂的,非一般常规曲面(如柱面、球面、锥面、环面等)所能表达。再者,若按常规设计、制造方法和过程来完成如此高要求的设计外型,则上述第四项要求更是高不可攀。只有积极谋求技术进步,大力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才是解决车身外型改型频繁、不断创新且满足上述各种要求的关键所在。

近十年来,CAD业界涌现出一批象EDS的UG、PTC的Pro-Engineer、MATRA的EUCLID、IBM的CATIA等等一系列优秀的CAD/CAM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开发工具和环境。它们的三维实体建模、参数建模及复合(Hybrid)建模技术,实体与曲面相结合的造型方法,以及自由形式特征建模(FreeFormFeatureModeling)技术为我们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这里具体地介绍如何使用UG的FreeFormFeature等功能,来实现车身外型的概念设计到细节设计。

UG的FreeFormFeatureModeling模块把实体建模和表面建模技术集成为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建模工具组,它支持复杂自由曲面的造型设计。它的复合建模技术,自由型面特征建模,可视化编辑,多组件装配,二维视图自动生成,尤其是伴随最新UGV14.0版本推出的全新概念设计WAVE(What-ifAlternativeValueEngineering)可使不同部门的工程师在设计的早期阶段,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同时针对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通过将设计意图组织到一个“控件结构”中去,使工程师十分有效地控制设计变更,而且所发生的变更会自动地传递到上级设计中去。

这里以创建流线型机车车身外型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前节所述模线的来源,本例参考法国TGV和德国ACE机车外型模板,并加以个性化修改。所选定的23条模型基线见于图1。

外形模型基线向等值半径线云图

以这一组模线为基础,采用UG的FreeFormFeature/ThroughCurve来创建曲面;采用Info/Analysis/FaceCurvature功能来观察和分析该曲面的光顺性,图2即为车身外型曲面及顶面法向半径等值线云图。

在构造模线的原始数据中可能有“瑕点”,或者仅凭“感觉”进行判断,创建的曲面不一定能完全满足C2连续的条件和光顺性的要求,可以通过光顺处理予以满足。图3是对其中一条模线进行光顺处理的过程。值得重视的是:获得一组光顺的模线是生成光顺曲面的必要条件。

采用光顺后的模线重新构造车身外型曲面。采用UG/Photo功能并指定材质,可进行着色、光照、渲染,以得到更为逼真的三维造型图。见图4。

图4机车车身三维造型图5机车车身二维投影图

(5)对机车车身裙部和头部下端,可采用Feature/Curve/Mesh功能分片进行创建。这里充分体现出UG软件对角域曲面的三维造型能力。

(6)机车车身三维造型基本实现之后,还可进一步作局部修改,由于UG软件的“相关”(Associative)能力,这里进行的修改将影响到它所关联的所有设计过程。

(7)三维造型细节设计完成之后,其各方向二维视图可由应用软件自动生成,设计人员不必再做重复工作。图5即为该机车车身外型的二维侧视图。

摘要:本文论述了工程领域中的概念设计的主要原理和功能;阐述了概念设计与创造性思维和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举出了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并分析了其特点;强调技术创新在概念设计中的重要的作用;根据作者本人所在的设计群体多年来的设计经验和体会总结出一系列的创新技法,并结合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概念设计创新实践,列举了若干种含有技术创新的产品概念设计范例。

关键词:工程设计,概念设计,创造性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齐从谦.汽车覆盖件具CAD/CAM中的曲面特征造型及特征识别.中国机械工程:15~18

[2]熊鸣镝.三维设计将CAD应用引向深入.机电一体化.1997.(5):5~7

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篇10
关键词:文创产业;产品设计;文化符号

1文创产品与文创产业

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用户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曾经只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解决用户生活中某项具体问题的简单化物质产品已经不能让用户感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文创产品因其特殊的美学特征和人文意义受到了极大的青睐。

文产品,是一种艺术衍生品,它利用原生艺术品的符号意义、美学特征和人文精神,进行解读和重构,通过设计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将原生艺术品的文化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创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背后是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依靠创意人(团队)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我国的文创产业虽然发展稍晚,但前景也十分广阔。文化要素作为文创产业的核心和灵感来源,对于文创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文化资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多民族融合的优秀传统文化[ 何芹.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大舞台. 2012(09)],在文化的积累上有着多数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纵观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却并没有有效地体现文化积累方面的优势,这种文化资源积累与设计发展现状的不对称意味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在现代设计开发中发挥足够的价值。传统文化作为用户的情感来源之一,在设计创造中将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无疑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方向。我国设计师要想创造出具有文化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就需要在持续学习其他国家优秀设计师先进设计经验的同时,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有潜力发扬光大的部分,将这些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产品的设计与创造中,开发出具有文化感染力的优秀设计作品。

3文化资源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与创造的路径

对文化资源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创造的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帮助相关行业的设计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创造,让设计的成果适应现有文创产品设计的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要想处理好我国历史性、地域性文化资源与市场上大众需求之间的关系,找到合理的切入点有效地开展设计创造是关键。通过组合、模仿、重构等创意设计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意延伸,可以有效满足文创产品在外观和理念上的创新要求。当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化资源内容与包括产品设计、数字产业、工艺美术在内的创意产业的融合,已成为设计竞争中“原创力”的主要来源。在文化资源的继承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出具有设计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产品,需要我们有科学性的设计方法做引导,文化资源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与创造可以从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表达两个方面入手,更详细地解析为以下三种方式。

3.1文化形态表达

文化资源融入产品创新与设计最直观的就是从外观创新入手,这要求产品既符合现代社会的功能、审美定位,又能恰当地融入合适的文化符号。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设计师需将文化灵感中的符号学元素进行提炼,抽象出其中最具识别性和代表性的部分例如线条、色彩、空间等,同时对用户和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找到产品设计的需求点,将其与文化符号进行合理的融合,这个再创作的过程既包含了对用户和市场需求的理解,也体现了设计师对文化符号的感受与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对文化符号进行设计创新既是文化的延伸同时也是重塑的过程,在这种重塑的过程中保留什么样的符号信息、保留到什么程度,需要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文化特征与受众群体的认知与需求相结合,进行一定的理性分析与推导。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御前侍卫便签夹”,将古代御前侍卫的形象巧妙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创造出了一款兼具使用性与文化特色的畅销产品。

3.2 材质与工艺

产品设计在文化层面的创新可以考虑从使用全新的材料和技术方面入手。这里的新并不一定是指之前未曾出现过的新材料或全球最新研发的技术,而是这一材料或技术之前未曾在该领域或这一类产品上使用过,通过设计师的创新性思考,将某项材料或技术前所未有地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则可带来创新性的使用体验。例如,设计师杨明洁将苏绣、苏州园林、中国画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金属材质融合,利用现代的设计方式呈现,创造出了新手工艺系列的落地屏风作品,使用者通过移动屏风或从屏风前走过,都可以感受到船在湖面轻轻划过或是鸟在树枝间穿行的意境。

3.3文化内在理念

文创产品设计与创新的关键在于将文化要素中的艺术内涵和理念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中,通过观看、使用等一系列过程,使产品能够调动用户的情绪,让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为用户营造一种可感知的体验,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文化的内涵与吸引力。

4总结

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重点在于将文化要素与产品的设计创造和谐地融为一体。文化资源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与创造需要设计师的精心思考,一方面需要研究用户与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应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和再创造,在这一创造过程中,设计师师可以从文化形态的表达、材质与工艺的和文化内在理念这三个层次入手,从文化符号的提炼与重塑、材质与工艺的创造性表达和文化理念的感染力等角度进行思考,辅助文化产品的设计创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