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精选10篇)

2024年 4月 17日14:50:22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精选10篇)已关闭评论 0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1篇

一、归纳总结法

生物知识的内部既存在着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知识形成网络,构制知识体系。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在学生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归纳总结时一定要搞好“三抓”:一是抓特点,即抓抓住重点和主流,进行归纳总结,应该把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要把知识变成大杂烩。二是抓顺序,即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三是抓联系,即要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由线到面,从而扩展成知识网络。

二、学习生物新课的基本方法

高中生物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仅凭突击背诵,是应付不了考试的,如果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学生跨入了高中的大门,标志着学生又成熟了许多,又要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物学习方法发生改变。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和初中不一样。首先,必须了解高中生物的课程安排:高中生物一共6册,必修、选修各三册。学生一开始就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给自己留下永久的遗憾。二要把生物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动物,植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学科,盲目记忆是不行的。三要仔细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每节课,都要课前预习,了解学习目标,认真听讲。做好记录,主要是记录课本上没有的重要内容。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准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的意思。例如: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四要适当多做一些习题,达到熟能生巧。通过解题掌握所学内容。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增强学习效果。

三、突破难点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以及十分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和枯燥,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这时就应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一般情况下,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少的知识,就起难理解。因此,教师经常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为了便于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就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二要注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许多生物知识的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难点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一是抓主要矛盾,二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四、生物复习中科学记忆的方法

生物复习中需要运用科学记忆的方法。造成一些学生生物学习被动、学习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生物概念和用语的记忆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的记忆能力。一是,提纲法一般适用于单元总结,图示法主要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而列表法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二是联想记忆法,即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三是编制记忆口诀,长时不忘。四是从实验中观察认识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五是类比法。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学生要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六是引导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会提高记忆效率。

五、掌握生物知识内在规律的方法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2篇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理论基础

力 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

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

热 学

1、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3、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4、液体的性质

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5、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6、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

7、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对流和辐射。

8、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 学

1、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场强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等势面。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电容器的连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介质的极化。介电常数。

2、恒定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4、磁场

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匀强磁场。

安培力。洛仑兹力。电子荷质比的测定。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5、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数。

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和滤波。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 学

1、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2、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

3、光的本性

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

2、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裂变和聚变。

基本粒子。

数学基础

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

二、实验基础

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2、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有的包括选用)下列仪器和用具: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停表。温度计。量热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万用电表。电池。电阻箱。变阻器。电容器。变压器。电键。二极管。光具座(包括平面镜、球面镜、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内)。

3、有些没有见过的仪器。要求能按给定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例如:电桥、电势差计、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4、除了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可安排其它的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些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应超过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论基础),而所用仪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围内。

5、对数据处理,除计算外,还要求会用作图法。关于误差只要求:直读示数时的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做严格的要求);主要系统误差来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要扩及到课外获得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1.重力

物体的重心与质心

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心:物体的质量中心。

设物体各部分的重力分别为G1、G2??Gn,且各部分重力的作用点在oxy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xn,yn),物体的重心坐标xc,yc可表示为xc=?GxGiii=G1x1?G2x2???Gnxn?Giyi=G1y1?G2y2???Gnyn , yc=G1?G2???GnG1?G2???GnGi

2.弹力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 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串联后的劲度系数可由111=+求得,并联后劲度系数为kk1k2

k=k1+k2.

3.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可用公式F m=μ0FN来计算。FN为正压力,μ0为静摩擦因素,对于相同的接触面,应有μ0>μ(μ为动摩擦因素)

摩擦角:若令μ0=Fm=tanφ,则φ称为摩擦角。摩擦角是正压力FN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合力FN

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

4.力的合成与分解

余弦定理:计算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F

F=F1?F2?2F1F2cos?

φ=arctan22F2sin?(φ为合力F与分力F1的夹角) F1?F2cos?

三角形法则与多边形法则:多个共点共面的力合成,可把一个力的始端依次画到另一个力的终端,则从第一个力的始端到最后一个力的终端的连线就表示这些力的合力。

拉密定理: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任一个力与其它两个力夹角正弦的比值是相等的。

5.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力矩:力F与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即M=FL,单位:N·m。

平衡条件:力矩的代数和为零。即M1+M2+M3+??=0。

6.刚体的平衡

刚体: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大小都不发生变化的力学研究对象。

力偶、力偶矩:二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不在一直线上的平行力称为力偶。力偶中的一个力与力偶臂(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叫做力偶矩。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偶的合力偶矩等于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0;对任一转动轴合力矩为零,即∑M=0。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3篇

测量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也可以用相对误差表示:

[绝对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相对误差=cfrac{绝对误差}{真值}]

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

测量结果的评价

评价测量结果,反应测量误差大小,常用到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3个概念。

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它是对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的评价。精密度高是指测量的重复性好,各次测量值的分布密集,随机误差小。但是,精密度不能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精密度反映测量值离散程度。

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正确度高是指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小,测量的系统误差小。但是正确度不能确定数据分散的情况,即不能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综合大小的程度。准确度高是指测量结果既精密又正确,即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均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异号法、交换法、替代法、对称法。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下列特点:

(1)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答;

(2)对称性——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3)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4)抵偿性——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n)的增加而趋于零。

当测量次数无穷多或足够多时,测量值的误差分布才接近正态分布,但是当测量次数较少时(例如,少于10次,物理实验教学中一般取(n=6sim 10)次),测量值的误差分布将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而遵从(t)分布,又称为学生分布。(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类似,但是(t)分布曲线的峰值低于正态分布;而且(t)分布曲线上部较窄,下部较宽。

为什么置信概率取

不确定度的(A)类(采用统计方法评定的(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u_A(x))表示。物理实验中(u_A(x))一般用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overline{x}))与(t)因子(t_p)的乘积来估算,即[u_A(x)=t_ps(overline x)]

式中,(t)因子(t_p)是与测量次数(n)和对应的置信概率(p)有关,当置信概率为(p=),测量次数(n=6)时,我们可以查到(t_{}/sqrt{n} approx 1),则有[u_A(x)=s(x)]

即在置信概率为()的前提下,测量次数(n=6),(A)类不确定度可以直接用测量值的标准偏差(s(x))估算。

因此,在未加说明时,普遍采取置信概率(p=)。

测量不确定度和结果的表达

不确定度由两类不确定度合成

A类不确定度:采用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即对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不确定度,以(u_A(x))表示。

B类不确定度: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即(u_A(x)),常常用仪器误差(Delta_仪)来表示。

(一般来说这个仪器误差会给出,所以不需要背)

合成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表达

下式就是不确定度的合成公式:

[u(x)=sqrt{u^2_A(x)+u^2_B(x)} ag {}]

完整的数据处理结果,标准形式如下:

[ egin{cases}x=overline {x} pm u(x) u_r=cfrac{u(x)}{overline {x}} imes 100% end{cases} ag{}]

式中,(overline x)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u(x))为合成不确定度,(u_r)是两者的比值,称为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求解

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求解过程

1.单次测量

因为我们的实验过程都是指定的,并不需要我们自己来构思实验过程,所以对于测量单次或者多次无需判断,这部分不在考点内。

当遇到测量结果是单次测量时,我们的不确定度只有(u_B(x))一项。它的取值有两种,一种是仪器标定的最大误差限(暂时没遇到,如果有应该会在型号说明那把),第二种是实验室给出的最大允许误差(u(x)=u_B(x)=Delta_仪)。如果两种都有,取较大者。

2.多次测量

多次测量时,不确定度一般按照下列过程进行计算:

求多次的测量数据的平均值(overline{x}=sum frac{x_i}{n});

修正已知系统误差,得到测量值,例如,已知螺旋测微仪的零点误差为(d_0),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为(d=d_测-d_0);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误差[s(x)=sqrt{cfrac{sum_{i=1}^{n} (x_i-overline{x})^2}{n-1}}]

根据仪器标定的最大误差限,或实验室给出的最大允许误差,确定(u_B(x));

根据$u_A(x)和u_B(x)求合成不确定度 ($u(x)=sqrt{u^2_A(x)+u^2_B(x)}) ;

计算相对不确定度(u_r(x)=cfrac{u(x)}{overline {x}} imes 100 %);

给出测量结果[ egin{cases}x=overline{x}pm u(x) u_r=cfrac{u(x)}{overline x} imes 100 % end{cases}]

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遇到的往往是间接测量,因此间接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假设物理量(F)是(n)个独立的直接测量量(x,y,z,cdots)的函数,即(F=f(x,y,z,cdots)),如果它们相互独立,则(F)的不确定度可由各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合成,即[u(F)=sqrt{left(cfrac {partial{f}}{partial {x}}ight)^2 u^2 (x)+left(cfrac {partial{f}}{partial {y}}ight)^2 u^2 (y)+left(cfrac {partial{f}}{partial {z}}ight)^2 u^2 (z)+cdots}]

式中,(u(x),u(y),u(z))为各直接测量量(x,y,z,cdots)的不确定度。

当(F=f(x,y,z,cdots))中各观测量之间的关系是乘、除或方幂时,采用相对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大大简化合成不确定度的运算。

方法是先取自然对数,然后作不确定度的合成,即

[u(F)=sqrt{left(cfrac{partial{lnf}}{partial x}ight)^2u^2 (x)+left(cfrac{partial{lnf}}{partial y}ight)^2u^2 (y)+left(cfrac{partial{lnf}}{partial z}ight)^2u^2 (z)+cdots}]

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过程类似直接测量的计算过程,这里就不写了,只是将(u(x))替换成(u(F))。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有效数字

对于有效数字注意以下几点即可

有效数字位数多少的计算是从测量结果的第一位(最高位)非零数字开始,到最后一位数。

数字结尾的0不应随便取舍,因为它与有效数字密切相关。例如,(103000)与( imes 10^5)不一样,前者有6位有效数字,而后者只剩下3位。

常用数学常数的有效位数(即(e)、(pi等)),可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一般取位应比参加运算各数中有效位数最多的数再多一位。

在仪器上直接读取测量结果时,有效数字的多少是由被测量的大小及仪器的精度决定。正确的读数,应在仪器最小分度以下再估读一位,除非有特殊说明该仪器不需要估读。如千分尺等指针式器具,加上我们估读的那位,才读到千分位。而精密数字显示仪器和游标仪器就不用估读。

有效数字的近似运算法则

在加减法运算中,有效数字取决于参与运算的数字中末位位数最高的那个数。

乘除法运算的有效位数取决于参与运算数字中有效位数最少的那个数,必要时可多取一位。(当两个乘数的第一位数相乘大于10,则多取一位)

四则运算的基本原则与以上相同。

特殊函数的运算(三角函数、对数)

这里一定是个考点。

例:已知角度为(15^circ21’),求(sinx)。

答:在x的最后一位数上取1个单位作为(x)的不确定度,即(u_{min}=Delta=1'),将它化为弧度有(Delta x= 29rad);设(y=sinx),并对其求微分,得(Delta y=cosxDelta x approx 28),不准确位是小数点后的第4位,因此(sin x)应取到小数点后的第4位,即(sinx= 7)。

如果上述角度是(15^circ21'10''),则(Delta x=1''= 004 85 rad),可算出(u(y)=cosx Delta x approx 004 7),不准确位是小数点后第6位,因此(sinx)应取到小数点后的第6位,即(sinx = 761)。

例:已知(x=),求(lg x)。

答:设(y=lg x),已知(u_{min}=Delta x=),有(Delta y=Delta(ln x/ln 10)= 3Delta x /x 75),因此(lg x)应取到小数点后第4位,即(lg x = 9)。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

加、减法运算,以参加运算各量中有效数字末位最高的为准,并与之对齐;

乘、除法运算,以参加运算各量中有效数字最少的为准,必要时可多取一位。(当两个乘数的第一位数相乘大于10,则多取一位)

混合四则运算按以上原则进行;

特殊函数运算,通过微分关系进行;

数据的修约和测量结果的表述

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在一般情况下,保留一位,至多不超过两位。

具体:如果不确定度有效位数的第一位数小于或等于3,允许保留2位有效数字;如果不确定度有效位数的第一位数大于3,则只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在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发生矛盾的情况,原则是以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确定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因此在计算测量结果时不要过早地将数字截断)

数据截断时,剩余的尾数按”小于5舍弃,大于5进位,等于5凑偶”

等于5凑偶的意思是当尾数等于5,且5后没有其他不为零的数字时,如果它前面的数是奇数,则加1,将其凑成偶数,如果是偶数则不变。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

1.选择合适的坐标分度值,确定坐标纸的大小:

坐标分度值的选取应能反映测量值的有效位数,一般以 1~2mm对应于测量仪表的最小分度值或对应于测量值的次末位数)。

2. 标明坐标轴:

用粗实线画坐标轴,用箭头标轴方向,标坐标轴的名称或符号、单位,再按顺序标出坐标轴整分格上的量值。

3.标实验点:

实验点可用“+“、 “( imes)”、“(circ)”等符号标出(同一坐标系下不同曲线用不同的符号)。

4. 连成图线:

用直尺、曲线板等把点连成直线、光滑曲线。一般不强求直线或曲线通过每个实验点,应使图线线正穿过实验点时可以在两边的实验点与图线最为接近且分布大体均匀。图点处断开。

5.标出图线特征:

在图上空白位置标明实验条件或从图上得出的.某些参数。如利用所绘直线可给出被测电阻R大小:从所绘直线上读取两点 A、B 的坐标就可求出 R 值。

6.标出图名:

在图线下方或空白位置写出图线的名称及某些必要的说明。

至此一张图完成

注意点

*问题:曲线太粗,不均匀,不光滑

应该用直尺、曲线板等工具把实验点连成光滑、均匀的细实线。

*问题:横轴坐标分度选取不当

横轴以3 cm 代表1 V,使作图和读图都很困难。实际在选择坐标分度值时,应既满足有效数字的要求又便于作图和读图,一般以1 mm 代表的量值是10的整数次幂或是其2倍或5倍。

图解法

实验曲线作出后,可由曲线求出经验公式及所含参数,称为图解法。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有:直线,指数曲线,抛物线等。其中直线是最简单的一种。

建立经验公式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根据曲线的形状判断曲线的类型;

第二步:由曲线的类型判断公式的特点,建立经验公式;

*第三步:用实验数据来检验公式的准确度。

由曲线图直接建立经验公式是困难的,我们可以用变数置换法把曲线图改成直线图,再按建立直线方程的办法建立经验公式。

(1)确定直线图形的斜率和截距求测量结果

图线(y=kx+b),可在图线上选取两点(P_1(x_1,y_1))和(P_2(x_2,y_2))(不能用原来测量的点)计算其斜率:[k=cfrac{y_2-y_1}{x_2-x_1}]

(P_1)和(P_2)不要太靠近,以减小误差。其截距b是当(x=0)时的y值;或选取图上的任一点(P_3(x_3,y_3)),带入(y=kx+b)中,并利用斜率公式得:[b=y3-cfrac{y_2-y_1}{x_2-x_1}x_3]

确定直线图形的斜率和截距以后,再根据斜率或截距求出所含的参量,从而得出测量结果。

(2)根据图线求出经验公式

这个就只是将函数适当转换成线性关系,不多说,这个初高中做得挺多的。

逐差法

在使用逐差法计算时,必须把测量数据分成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实行对应项相减,不能采取逐项相减的办法处理数据。

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点,体现出多次测量减小随机误差的目的,将一组等间隔连续测量数据(共(2n)次)按次序分成高低两组(两组次数应相同)。

一组为(x_0,x_1,cdots,x_n-1),另一组为(x_n,x_{n+1},cdots,x_{2n-1}),取对应项的差值后再求平均值:[delta=frac 1n sum_{i=0}^{n-1}(x_{n+i}-x_i)]

标准偏差(即不确定度)为[s(delta)=sqrt{cfrac {sum_{i=0}^{n-1}[(x_{n+i}-x_i)-delta]^2}{n-1}}]

最小二乘法

设已知函数的形式为[y=bx+a]

式中,a和b为两个待定系数,成为回归系数;只有(x)为变量,由于只有一个变量,因此称为一元线性回归。

(1)回归系数的确定

回归系数a与b为[ egin{cases} b=cfrac{overline{xy}-overline{x}overline{y}}{overline{x^2}-overline{x} ^2} a=overline{y}-boverline{x} end{cases}]

(2)相关系数的确定

为了判断所作的线性回归结果是否合理,引入线性回归相关系数的概念,相关系数以(r)表示,定义公式为[r=cfrac {overline{xy}-overline{x}overline{y}}{sqrt{(overline{x}^2-overline{x^2})(overline{y}^2-overline{y^2})}}]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10)时,回归直线的斜率为正,称为正相关。当(r<0)时,回归直线的斜率为负,称为负相关。且(|r|)越接近1,说明数据点越靠近拟合曲线,即设定的回归方程越合理。

实验报告思考题

示波器的使用

思考题:

1.如果波形不稳,总是向左或向右移动,该如何调节?

答:检查触发源是否正确,如正确,调节触发电平,当Trig'D灯亮,波形稳定。

2.示波器“电平”旋钮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调节它?观察李萨如图时,能否用它把图形稳定下来?

答:点评是使观测喜好在屏幕上稳定显示的电位器;波形在屏幕上左右滚动时,调节此电平,波形可稳定;观测李萨如图时不起作用。

3.如果打开示波器后,只看到一个或两个移动的点而没有扫描线,是什么原因?应如何调整?如果看到的是一个或两个固定不动的点呢?

答:扫描速度较低,将扫描时间因数往快调;处于X-Y状态,调到扫描A状态即可。

空气中的声速测定

思考题:

1.调整信号的频率和移动接受换能器的位置(振幅法)都是为了使接受换能器的输出达到极大,并且都被称为共振,它们是一回事吗?

答:不是。调整频率达到共振是指探头的谐振频率,使探头有最大输出功率。移动接收换能器的位置达到共振是使超声波在两探头间形成驻波。

2.行波比较测量声速实验中,将发送换能器的信号输入到CH1通道,接受换能器的信号输入到CH2通道,此时,示波器的触发源应如何选择?

答:选择CH1通道,因为发生换能器的信号更强,更稳定。

3.在振幅法中,示波器上看不到接受换能器的输出波形,但连线无误,仪器和导线(电缆)无故障,以下三种分析是否合理?如原因属实,应当如何处理?

(1)信号源的频率偏离换能器共振频率太远;

(2)激励发生器的信号幅度太小;

(3)VOLTS/DIV选择不当。

(1)合理。调整信号源频率,使换能器工作在谐振频率上。

(2)合理。增加信号源的输出电压。

(3)合理。可能电压分度值过高,改变接收换能器信号输出端的VOLTS/DIV,放大接收信号。

4.振幅法中,如果极大值振幅超过荧光屏显示范围,有人认为以下三种调节方法可使信号不超出范围,你认为可行吗?

(1)改变示波器VOLTS/DIV旋钮的档位;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

(3)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答:(1)、(2)可行,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不行,频率变化,幅度仍不变。

5.实验中,能否固定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利用改变频率测声速?

答:不行,(v=flambda),无法测出波长。

6.利用目前的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对移动距离的测量吗?

答:可以

惠斯通电桥测量中值电阻

思考题:

1.使用交换法测未知电阻时(R_1,R_2)的阻值在交换前后是否可以改变?为什么?例如交换前(R_1=R_2= Omega),交换后(R_1'=R_2'=)。

答:不可以改变。因为改变没有意义。由数据处理可知,交换法的优势在于:消除(R_1,R_2)对测量(R_x)的影响,使之只与(R_s、R_s')有关,以下证明:

[R_x=frac{R_1}{R_2}R_s,R_x=frac{R_2}{R_1}R_s' Rightarrow R_x=sqrt{cfrac{R_1}{R_2} cdot cfrac{R_2}{R_1} cdot R_s cdot R_s'}].

如果改变(R_1,R_2),生成(R_1',R_2'),在计算(u(x))时会加入新的元素,增大误差;即使保证(cfrac{R_1'}{R_2'}=cfrac{R_1}{R_2}),既增大了复杂度,在交换过程中也可能出错。

2.(AC5/3)检流计的“电计”和“短路”键的作用是什么?调零键下方的锁扣在什么位置才可以进行调零和测量(说明是露出红点还是白点),使用后应置于什么位置(是露出红点还是白点)?

答:“电计”键:按下后检流计接通,相当于检流计的开关。

“短路”键:可以将检流计的两端短路,增大电磁阻尼作用,使指针停止摆动。

露出红点时可以调零和测量,使用后露出白点。

3.说明测量电路中滑线变阻器的作用

答:实验中,电键闭合前将滑线变阻器调至最大,方便检流计调节平衡,待基本调节平衡,再逐渐将其阻值调零,使电路中电流增大,提高精确度。

4.下列因素是否会加大测量误差

(1)电源电压大幅下降

(2)电源电压稍有波动

(3)检流计零点没有调准

(4)检流计灵敏度不够高

答:(1)会。电源电动势越低,电桥灵敏度越低,误差越大。

(2)不会。稍有波动的电源电压对电桥灵敏度的影响可忽略。

(3)会。电桥没有到达平衡状态,测量读数会有较大误差

(4)会,因为电桥灵敏度与检流计灵敏度成正比,检流计灵敏度不高,电桥灵敏度也不高,误差较大。

5.用给出的仪器自组单臂电桥,并用其测量表头(微安表)内阻。要求:

(1)画出线路图;

(2)写出设计思想及表头内阻的计算公式。

仪器:级电阻箱一个:电阻箱有四个接线柱分别标有:(),(),().滑线变阻器一个:(500Omega),允许(2A)电流。微安表一个:(100mu A),级,内阻约为(1000Omega)。电源:3V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

答:(1)ewb

无视滑线变阻器和电源上的参数吧,这是用ewb画的,不要介意。

(2)利用电阻箱结构,将电阻箱拆成3个桥臂电阻,设为(R_1,R_2,R_3),微安表内阻为(r),使(R_1:R_2=1:10),再调整(R_3)使电桥平衡,则(r=frac{R_1}{R_2}R_3)。k开关变化时,(mu A)示数不变,则平衡。

开尔文电桥测量低值电阻

思考题:

1.写出金、银、铜、铁等常见金属的电阻率,试判断我们测量的材料可能是哪一种?

答:(ho_金= Omegacdot m);(ho_银= Omegacdot m);(ho_铜= Omegacdot m);(ho_铁= m);

所以可能是铁棒。

2.比较单臂电桥与双臂电桥有何不同,至少给出三处

答:(1)单臂电桥是两端钮接法;双臂电桥是四端钮接法;

(2)单臂电桥测量中值电阻;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

(3)双臂电桥比单臂电桥多一组桥壁。

3.用双臂电桥测量(1Omega)以下电阻时,如被测电阻(R_x)的两电压端引线电阻较大,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若电流端引线电阻较大,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答:电压端引线电阻较大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电流端引线电阻较大无影响。

霍尔元件测磁场

思考题:

1. 为什么霍尔元件要选用半导体材料制作?

答:霍尔效应是磁敏效应。霍尔系数的大小也决定霍尔效应的明显程度,已知霍尔系数(K_H=cfrac1{nqd}),若载流子密度(n)较大时,霍尔系数(K_H)较小,则发生霍尔效应不明显。由于金属材料的载流子密度较大,而半导体的载流子密度比金属要小得多,为了让霍尔效应更明显,故选择半导体材料制作霍尔元件。

2.为什么霍尔元件通常做成薄片状?

答:霍尔系数(K_H=cfrac1{nqd}),当霍尔元件的厚度(d)越小,则霍尔系数(K_H=cfrac1{nqd})越大。霍尔系数越大,霍尔效应越明显。故霍尔元件通常做成薄片状。

3. 如何判断实验中所用的霍尔元件是N型还是P型半导体材料?

答:实验中的霍尔元件是(N)型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在半导体材料中,(N)型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比(P)型半导体材料答。判断实验中所用的霍尔元件是(N)型还是(P)型半导体材料关键看载流子的迁移率。(有更好的,希望能说一下)

4.霍尔元件的摆放方向和位置对霍尔效应测磁场的结果会有何影响?

答:霍尔效应测磁场只能测出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

所以,必须保证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不然测出的磁场只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分量,测量值偏小。

集成霍尔传感器与简谐振动

思考题:

1.测量弹簧的变化量时,如何从加有反射镜的游标尺上正确读数?

答:调整底脚螺钉使实验装置铅直,调节砝码盘指针靠近游标卡尺的反射镜,读数时使反射镜上的刻线和砝码盘指针及其像重合,加减砝码应该保持砝码盘水平。

2.为使周期的测量更准确,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1)测弹簧振子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不再是10次。

(2)拉的时候一定要竖直向下,以保证弹簧振子只在竖直方向震动。

(3)调节霍尔片与磁钢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振动系统的震动幅度。

(4)保证振动过程中小灯泡交替亮、灭。

3.集成霍尔传感器有哪两种类型?其输出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集成霍尔传感器按输出特点分为开关型输出和线性输出。

开关型输出其输出信号只有两种状态, 高电平或低电平。

线性输出指其输出信号的电压值随着磁场极性以及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液压拉伸法测量弹性模量

思考题:

1.如果实验中钢丝直径加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弹性模量将变为原来的几倍?

答:直径加倍,弹性模量不变,因为弹性模量只与材料本身属性有关。

2.测量时,光杠杆的后脚应放在什么位置?

答:测量时,光杠杆的后脚应置于与钢丝固定的圆形托盘上。

3.为什么实验中对不同的物理量采用不同的长度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答:不同的物理量大小范围不同,精度也不同,故物理量应寻找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4.能否用光杠杆法测量一块薄金属片的厚度?试作图说明。

答:如图所示,OA为平面镜,OB在平面上,OA与OB相固定,可绕O在竖直方向转动,(OB=S),M点处有一光源,经平面镜反射到P点,(ON=L),在B下方未知金属片,其未知厚度d.

得如图关系。

(L、X、S)已知,则(tan2alpha=frac XL),(2alpha o 0)

(alpha = frac X{2L}),so(d=S tanalpha=salpha=cfrac{XS}{2L}).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思考题:

1.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的中心轴相垂直,应该调节哪些螺钉?如何判断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的中心轴已经垂直?

答:用望远镜通倾角调平螺钉和载物台调平螺钉进行调节。

若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光学平行平板或三棱镜两个光学面反射的亮十字像,都能与望远镜分划板叉丝刻线上焦点重合。

2.调整平行光管能够发出平行光,应调节哪些螺钉?如何判断平行光管已经发出平行光?

答:松开夹缝套筒锁紧螺钉,前后移动狭缝筒,能看到清晰地狭缝像。

3.调节载物台法线方向与分光计中心轴平行时,三棱镜为什么要按照下图在载物台上摆放?说明理由。

答:因为需要达到调整一个光学面的法线方向时,尽量不对另一个光学面的倾斜度产生影响。调节螺钉Z,改变光学面AB的法线方向,对光学面AC的法线方向无影响。调节螺钉X可改变光学面AC的法线方向而不会对光学面AB的倾斜度产生影响。

4.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的中心轴相垂直时,如果只在一个光学面观察到十字像,如何调节?

答:当望远镜光轴和载物台都倾斜,但望远镜的光轴垂直或大致垂直于光学平行平板的镜面时,从望远镜中可观察到反射的十字像。将光学平行平板随载物台转过(180^circ)后,望远镜的光轴与光学平行平板不再有垂直或大致垂直的关系,反射的十字像则可能无法进入望远镜。因此,只能观察到一个光学平面反射的十字像。(粗调)

根据望远镜、光轴和载物台的倾斜方向,可分别判断反射的为进入望远镜的十字像,是在望远镜筒外的上方还是下方。由此,可决定进一步的调节方向,或者重新进行粗调。

5.为什么分光计采用双游标度数?两个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为消除度盘与分光计中心轴轴之间的偏心差,两个游标相差约(180^circ).

6.三棱镜的分光原理是什么?

答:根据入射光的不同波长,三棱镜的折射率不同,不同波长的出射光线的偏向角不同,因而形成色散光谱,达成分光。

用非线性电路研究混沌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混沌是确定系统中的随机性行为”?

答:混沌现象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即不可重复、不可预测性。

2.产生混沌的条件是什么?产生混沌现象有几种途径?

答:产生混沌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具有非线性因素,充分条件是描述系统的状态方程若是非自治的,则为二阶的;若自治,则至少需要3个以上变量。

产生途径:(1)倍周期分叉进入混沌

(2)阵发性途径

(3)准周期途径

3.通过本实验尝试阐述倍周期分叉、混沌、奇怪吸引子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答:倍周期分叉:倍周期分叉是一个映射的稳定的周期,随着参数增大而加分叉的现象,是从周期窗口进入混沌的一种“方式”(老师划了条线,不知道什么意思)

混沌:确定的宏观的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不确定的或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

奇怪吸引子:把相空间中一定体积的点都取为初值时,这个区域的形状在演化过程中虽然改变可使体积不变。耗散的系统不同,相体积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收缩,最终趋向于名为“吸引子”的某一局域空间内。

4.混沌现象的特征

答:(1)初值敏感性、长时间不可预测性:对具有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系统而言,从两个非常接近的初值出发的两个轨线在经过长时间演化之后,可能相距极远。一个细微的变化,可能系统的运动轨迹就会有大的变化,表现出其对初值的极度敏感、长时间不可预测性。

(2)内在随机性:从非线性系统变化的图像观察他们在混沌区的行为表现出随机不确定性。然而这种不确定性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的随机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二是由系统自发产生的。

(3)非规则的有序: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而是另一种类型的有序运动,混沌区的系统行为往往体现在无穷嵌套自相似(分形),这种不同层次上的结构相似性是标度变换下的不变形,体现出混沌运动的规律。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4篇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步形成的。如何培养观察力呢?

1、认识观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常善于观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在历史上,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重力和万有引力;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我们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激励他们观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分为“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无意观察如:我们经常在骑自行车,通过观察:为什么车把手、角踏板、外轮胎等处是凹凸不平的?(为了增大摩擦力。)而自行车在改进中为什么“三角架”基本上没有改进?(“”具有稳定性。)有意观察如:在研究物质的密度时,通过多次观察实验得知,物质的密度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多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

许多我们能够一语道破的知识可留给学生们去观察思考。如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平时同学们经常在用但就是未总结,上课时先不急于做实验,让他们提前观察实验,在课堂上再有意识地实验,再修正总结,这样他们会印象更深、兴趣更浓。

二、培养学生会使用物理课本

在学习中,学生常出现“读不惯、读不细、读不懂、读不实”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引导他们按这样的程序阅读:“理清课文的层次和条理;抓住重点反复琢磨;看完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同时要采取“通读、细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

物理课本中有许多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一些典型问题的解题分析、解题过程,是我们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范例,要细心反复地阅读,这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良好的培养过程,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学好新授课,平时积累很重要

每学期,有4/5的时间我们都在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喜欢在期末1/5的总复习时间里下大量的工夫,结果成绩不理想;而有的同学平时用功学习,结果成绩优秀。主要原因是:平时积累很重要。我们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在小学由于知识所限,说“这个物体重xx千克”,在物理中,要改成“这个物体的质量是××千克”、“这个物体重××牛顿”的说法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的事例说明:学好每节新授课、每个新概念、新公式,平时积累很重要。

四、物理要以语数为基础

在教学中,学生反馈“物理难学”。真的吗?我们知道,物理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逻辑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联系非常密切。例如:数学中的小数运算,正、反比例的意义等知识,在物理中经常应用。①数学中k=x/y,说明y与k成反比,x与k成正比;但在密度公式ρ=m/v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能误理解为“m与ρ成正比,v与ρ成反比”。②在电阻定律公式R=ρ(L/S)中,导体电阻R的大小只与导体的种类ρ和温度T有关,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无关。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物理课的学习至关重要。提高语文水平同样能物理学习,物理中的概念、定理的叙述言简意赅,例如: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②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指温度的变化量)和温度升高到20℃的含义截然不同。

五、做到理论系联实际

新课的开始,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实验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如上“大气压”一节,先做“杯水倒置”的实验,我手中拿着一个盛满水的杯,问:“如果把水杯倒过来,水会流出来吗?”学生肯定地说:“会。”然后我在杯口盖一硬纸片,把水杯倒过来,当学生看到水一点也没流出,与自己的判断截然相反时,惊讶万分,增加了学习兴趣。有时,选一些小故事,可使学生兴趣顿生、气氛活跃,如“曹冲称象”、“阿基米德称王冠”等。总之,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

我们在生活实际中的许多问题与物理课的联系很密切,要引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有责任感”的成长规律。如:“如何将一个比钢棒稍小一点的轴承紧紧地套在钢棒上?”引导学生思考:是对“钢棒”加热还是对“轴承”加热?还是对“钢棒、轴承”都加热?同学们思考后发现:应对“轴承”加热,使它的内径变大套上冷却后很结实。在计算5个人渡河需几根相同的竹竿时,学生计算结果是需要根,有的答案是3根。我让学生认真分析比较,他们会判断出要用4根竹竿,即尾数4应当入上去,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5篇

大学物理知识点归纳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_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

一、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具体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题方法也是随题而变,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统揽,或者用几种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尽管解题要经历审题(理解题意),解题(具体过程),答题(说明结果)几个环节,但解题的方法是灵活的,因题而变。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综合方法的适用。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种模型解题,它会束缚你发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让你走进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提倡独立思考,重在方法的迁移和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就什么,该用什么就用什么的理念解每道题,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脑子真正活起来,通过解题获得成就感。

三、不贪难题,要抓“双基”

题目有难易度之分。我们解怎样的题更有助于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应该以解中档题为主,这种题含有基础性要求,同时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间。也就是说解这类题能驾驭自如,那么,面对有难度的题也不会一筹莫展,或胆怯退缩。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热衷于做难题。贪大求难,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题生威。究其原因,底气不足,还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谓的难题就是综合的知识点多,需要统筹的方法多,设置的情景新颖,问题的过程复杂,实际应用强。

但是,我们只要认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于转化,复杂问题得到简化。再则,再难的综合试题往往设置了由易到难的思维能力梯度,使你逐级往上,不是压根儿全然无知。因此,我们解题不必总觅难题。要抓基础题和中档题,逐步修炼,增强正确解题的自信心。

大学物理学习技巧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6篇

步骤1.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步骤2.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步骤3.大胆猜想

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一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有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_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7篇

功(W)

功是表示力作用一段位移(空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

要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①如果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因此,凡谈到做功,一定要明确指出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了功。

②做功出必须具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因此,如果力在物体发生的那段位移里做了功,则物体在发生那段位移的过程里始终受到该力的作用,力消失之时即停止做功之时。

③力做功是一个物理过程,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在这物理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

④功可用公式W=Fscosα计算。当0<α<90°时,力做正功,当α=90°时,力不做功,当90°<α<180°时,力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该力做正功)。

⑤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功的正负仅表示力在使物体移的过程中起了动力作用还是阻力作用。

⑥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

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教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预习教材后,如果“没有”疑难,那么马上做教材所配置的练习,帮助画出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自己画出重点和难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所应该准备的一个环节。

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教师讲解,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若课堂中没有听懂,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当场解决。

三、回顾教材,再做练习。力争在头脑中回顾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若记忆模糊,则把教材复习一遍;然后做教材配套练习,练习不必太多,一本足矣。

四、参照答案,检验练习。如果作业完成很好,则新课学习可以到此结束;如果做错(或者根本没有思路,没有完成作业),则回归教材,再仔细认真的阅读一遍,接着完成未完成的练习,如果已经得以完成,新课学习到此结束,如果还是无法完成,进入第五步。

五、勤于反思,分析原因。如果参考答案有分析说明,则此时比照分析说明,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或跟本没有思路),找到原因,去除疑点。如果没有分析说明(或分析说明看不懂),则自己不要太费神,寻找外援帮助(例如与同学交流、咨询任课教师或家庭教师)。这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做错,找到原因。

大学物理学习技巧

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力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困难是听课的关键,为了减少听力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我们可以弥补旧知识和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对知识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预习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倾听集中的过程,而不是抛弃。专注是对课堂学习的奉献,是对耳朵、对眼、对心、对嘴、对手的奉献。如果你能做到这“五到”,就会高度集中,课堂上学习到的所有重要内容都会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确保你们能集中注意力,不偏离对方。我们必须注意课前休息10分钟,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或激烈的辩论或阅读小说或家庭作业,以免课后喘息、幻想、无法平静,甚至大脑开始睡觉。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上课前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3,要特别注意教师讲课的开始和结束。在一堂课的开始,老师概括地总结了上一课的要点,并指出这堂课的内容是连接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纽带。最后,教师通常总结一堂课的知识,这是高度概括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方法的概要。

4,做笔记。不会记录,但演讲中的重点,难点,使一个简单的总结记录,写下演讲的要点和自己的感受或创造性思维。审查和消化。

5.我们要认真审视问题,了解实际情况和物理过程,注意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从对方身上吸取教训,提高知识转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8篇

大学物理知识点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_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_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_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

一、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具体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题方法也是随题而变,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统揽,或者用几种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尽管解题要经历审题(理解题意),解题(具体过程),答题(说明结果)几个环节,但解题的方法是灵活的,因题而变。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综合方法的适用。

大学物理学习技巧

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教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预习教材后,如果“没有”疑难,那么马上做教材所配置的练习,帮助画出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自己画出重点和难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所应该准备的一个环节。

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教师讲解,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若课堂中没有听懂,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当场解决。

三、回顾教材,再做练习。力争在头脑中回顾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若记忆模糊,则把教材复习一遍;然后做教材配套练习,练习不必太多,一本足矣。

四、参照答案,检验练习。如果作业完成很好,则新课学习可以到此结束;如果做错(或者根本没有思路,没有完成作业),则回归教材,再仔细认真的阅读一遍,接着完成未完成的练习,如果已经得以完成,新课学习到此结束,如果还是无法完成,进入第五步。

五、勤于反思,分析原因。如果参考答案有分析说明,则此时比照分析说明,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或跟本没有思路),找到原因,去除疑点。如果没有分析说明(或分析说明看不懂),则自己不要太费神,寻找外援帮助(例如与同学交流、咨询任课教师或家庭教师)。这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做错,找到原因。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9篇

一、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在教学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四、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

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五、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要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坚持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凭直觉。

(2)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

(3)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10篇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