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2024年 3月 8日09:55:21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已关闭评论 0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建议:

1、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

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

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学生齐诵)

2、“月亮博士”给同学讲一讲月亮的奥秘。

(1)、“月亮博士”请同学们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2)、把同学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学交流从地球上会看到这些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归纳。

(4)、同学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

师生一起品尝自己购买的中秋食品,共同欢度中秋。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愿望。是啊!中秋节既是一个丰收的节日,又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实现自己的愿望。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2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3

一. 资料简介: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中秋习俗]: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二. 活动建议:

1.跟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

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

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民族传说和中秋节的过节习俗。

2. 通过吃月饼让学生喜爱并记住这个节日。

3. 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一些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三) 活动过程: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请你们来猜一猜。

2.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

(板书)中秋节的来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吗?

师:今年的中秋节准备是怎么过?

师: 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有一点可惜,是吗?好不好?

师: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师: 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好不好?

师:过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月饼)

师:我们不但要吃月饼,还要在吃月饼时听一首好听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饼有关的,叫《爷爷为我打月饼》,好吗?但是,在吃之前,我们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

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平时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亲热?(拥抱、握手、敬礼等。学生每说一种,教师就和他示范给同学们看。)

师:现在我们可以下位子去向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拥抱他,并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我会给大家发月饼、放歌曲。但是,呆会儿音乐一停,我们就要坐回座位。(全班活动,教师同时发月饼,放音乐)

许中秋心愿

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全班闭上眼睛许愿)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

课后延伸:把心愿告诉爸爸和妈妈并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中秋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节日,几乎每个家庭或简单或隆重地会对这个节日进行庆祝。因此在设计本次中秋节的拓展方案时,我由谈话引入一些学生熟知的中秋习俗,并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可通过向长辈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书籍,还可上网查询等等,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一些平时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的知识。同时,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中秋节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帮助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和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盎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科渗透

在活动中注重学科渗透,如听故事,说心愿这个环节,结合平时语文学科中语言训练的要求,让学生在说出自己心愿的同时,请他们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然后辅以电话的形式表达,并提醒他们运用礼貌用语,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日常打电话的整个过程,而且又在其中渗透了“礼的教育”。

(三)突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最后一个环节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中,我一改传统的由老师介绍的方法,由一学生扮演“月亮博士”,由他充当一回小老师,组织整个环节的活动过程,包括提问布置任务、组织归类展示、归纳板书等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同,更容易接近,整个课堂呈现了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一系列的生生互动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浪高过一浪,不仅这位扮演“月亮博士”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其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懂得了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习俗、诗歌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

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

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学生齐诵)

2“月亮博士” 给同学讲一讲月亮的奥秘。

(1)“月亮博士”请同学们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2)把同学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学交流从地球上会看到这些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归纳。

(4)同学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师生一起品尝自己购买的中秋食品,共同欢度中秋。(音乐起)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4

一、班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二)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欢迎词;

2.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

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5.猜灯谜

6.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二、主持稿

女:尊敬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花好月圆,我们师生欢聚一堂。

女:今天,中秋佳节,我们一起欢度时光。

男:今天,我们在嘹亮歌声中把希望起航。

女:今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让理想飞翔。

合:在此,我们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女:中秋佳节,温馨校园浓浓情。

男:中秋佳节,我们同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

女:下面请欣赏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女:谢谢XX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男: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

(同学们自由发言)

男:其实呢,最近几年我们这代人对这些节日慢慢淡化了,反而对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比较注重。

女:在20xx年中秋节才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xx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xx年1月1日起 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男: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女: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男:同学们知不知道到中秋了,我们这边有什么样的食俗啊?(同学自由发言)

女: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男: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男: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关于中秋也就有了很多的传说,同学们有谁能够给我们讲讲吗?

(同学们自由发言)

女:请XX同学来为我们说说中秋节的传说吧。

男:当然除了传说以外,我们还是有很多关于中秋的民谣,有谁能说说吗?

女:自古以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也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男:是呀,李白醉酒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挥毫而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女:中秋佳节,很多地方的男女老少都聚集灯笼下,大家一起来猜灯谜

合: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祝老师、同学们中秋节快乐,也预祝大家国庆节快乐,谢谢各位!

三、活动流程

1、 朗诵《水调歌头》:生情并茂,感情丰富,同学们对这首千古佳诗很感兴趣,全场气氛活跃,掌声如雷。

2、 中秋由来:同学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感慨万分,对中秋由来有了更深的了解,增长了中秋有关知识,对中秋节更加重视。

3、 中秋节习俗:中秋节习俗数不胜数,各地有各种不同习俗,许多闻所未闻的习俗使同学们十分惊奇,兴致勃勃。

4、 有关中秋传说:除了“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这些耳熟能详的传说,同学们还了解到少数民族的传说,如“雅拉射月”“玛霞救月”等,丰富了知识。

5、 中秋节诗歌:同学们朗读了《八月十五夜玩月》《阳关曲》等优美诗歌,同学们都沉浸在中秋诗歌的古色古香中。

6、 歌唱中秋:几位同学歌唱中秋,其中由《水调歌头》改编的歌曲受到欢迎,全班同学一起唱歌,美好的氛围为班会添彩,也为班会划上圆满句号。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5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x年9月17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六(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6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二、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顾佳卉、)致;

2、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

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5、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

6、冯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

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四、活动内容:

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

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

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

合:“中秋节快乐!”

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有关中秋的?

女:下面请欣赏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男:很好,谢谢周想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同学们自由发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7

活动目的: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活动过程:

中队长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中队长: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中队长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队长: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讲。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二、 中秋佳节话月饼

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中队长:你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2、举办月饼宴

中队长: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三、中队辅导员总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8

一. 资料简介: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中秋习俗]: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二. 活动建议:

1.跟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

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

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民族传说和中秋节的过节习俗。

2. 通过吃月饼让学生喜爱并记住这个节日。

3. 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一些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三) 活动过程: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请你们来猜一猜。

2.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

(板书)中秋节的来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吗?

师:今年的中秋节准备是怎么过?

师: 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有一点可惜,是吗?好不好?

师: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师: 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好不好?

师:过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月饼)

师:我们不但要吃月饼,还要在吃月饼时听一首好听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饼有关的,叫《爷爷为我打月饼》,好吗?但是,在吃之前,我们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

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平时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亲热?(拥抱、握手、敬礼等。学生每说一种,教师就和他示范给同学们看。)

师:现在我们可以下位子去向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拥抱他,并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我会给大家发月饼、放歌曲。但是,呆会儿音乐一停,我们就要坐回座位。(全班活动,教师同时发月饼,放音乐)

许中秋心愿

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全班闭上眼睛许愿)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

课后延伸:把心愿告诉爸爸和妈妈并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中秋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节日,几乎每个家庭或简单或隆重地会对这个节日进行庆祝。因此在设计本次中秋节的拓展方案时,我由谈话引入一些学生熟知的中秋习俗,并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可通过向长辈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书籍,还可上网查询等等,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一些平时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的知识。同时,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中秋节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帮助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和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盎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科渗透

(三)突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最后一个环节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中,我一改传统的由老师介绍的方法,由一学生扮演“月亮博士”,由他充当一回小老师,组织整个环节的活动过程,包括提问布置任务、组织归类展示、归纳板书等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同,更容易接近,整个课堂呈现了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一系列的生生互动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浪高过一浪,不仅这位扮演“月亮博士”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其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懂得了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习俗、诗歌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

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

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学生齐诵)

2“月亮博士” 给同学讲一讲月亮的奥秘。

(1)“月亮博士”请同学们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2)把同学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学交流从地球上会看到这些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归纳。

(4)同学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师生一起品尝自己购买的中秋食品,共同欢度中秋。(音乐起)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9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3、针对住宿生的特点,寻找共度佳节的合理方案。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逄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原名:姮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

1、讨论:我们都是住宿生,中秋节也在学校里,不能和爸爸妈妈团聚。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在三(1)班这个大集体中,和我们的同学老师一起过的中秋节,也是很有意义的。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3、关于外籍生

我们三(1)班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班有几个外籍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上海,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该对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爱他们。他们的亲人不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我们同学都在他们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三(1)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的策划书 篇10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最大意义和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队员了解节日文化内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我们设计了“中秋节说由来、中秋节话习俗、中秋节讲故事、队员谈感受”等板块,引导队员在活动中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队员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队员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队员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队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队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等。

四、活动过程

整队、汇报人数、出旗

(一)活动导入:

中队长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国已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共同感受中秋佳节的魅力。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中队长: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队员比较。

中队长: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中队长: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生讲《中秋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

(三)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中队长引导: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它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队长:有谁能来讲一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2)队员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逢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四)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中队长:你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分别讲出各种过中秋的民俗活动)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2、举办月饼宴

中队长: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以前你又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五)中队辅导员总结

在今天的主题班队会上,队员们了解到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今年过中秋出了许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对此老师感到好开心!我们的中队也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愿我们中队每个队员的生活都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六)退旗仪式(略)。

(七)主持人宣布主题班队会结束。

主持人宣布:《走进中秋节》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和队员的热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