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精选15篇)

2023年 12月 8日18:15:30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精选15篇)已关闭评论 1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分析,能准确把握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2、练习通过品味语言来把握人物复杂的心理与个性的鉴赏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尝试进行话剧表演。

学习重难点:

1、把握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2、通过品味语言来把握人物复杂的心理与个性的鉴赏方法。

学习方法:

朗读品味、讨论交流、表演呈现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演绎着不同的人性,于是就有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纵横交织。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雷雨》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一滴眼泪可以折射出人的精神世界,同样,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雷雨给我们展现出的人性世界。

--板书:雷雨

二、作者、作品简介

1、作者介绍

曹禺(1910~),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展示PPt: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故事以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为核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他为了发黑心财,故意使承包的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他和侍女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周萍、鲁大海),又抛弃了她。后来又结过两次婚,和第二个妻子蘩漪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留下的孩子周萍和后母蘩漪产生了变态的恋情并发生乱伦关系,又和弟弟周冲都爱上了来周家作侍女的、侍萍再嫁后生的女儿四凤。怀上了周萍孩子的四凤得知自己和周萍是同母兄妹后冲入雷雨中,不幸触电身亡,周萍也拔枪自杀。

这是一个多幕剧,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周萍和四凤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与上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雷雨》虽是曹禺在大学期间所做,但正像这部作品的名字一样,它一鸣惊人,也奠定了曹禺在戏剧界的地位。

Ppt:故事梗概(一生读);主题思想: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预示着一场社会变革的“雷雨”即将到来。

三、明确目标和思维方法:

《雷雨》是一部戏剧,戏剧的三要素是:冲突、人物、语言。

板书冲突、人物、语言

本文节选自第二幕的第一场戏,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品味赏析戏剧语言来把握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探讨人性的真与伪,窥见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复杂性。

板书:周朴园与侍萍

四、问题讨论:

结合选文中相关的词句或情节,谈谈你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一)学生分组讨论3分钟。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二)讨论将要结束时,提醒学生再一次明晰答案,确定后到黑板书写讨论结果。

(学生所写答案基本相同:自私、冷酷、虚伪、道貌岸然、真小人、伪君子)

(三)画出几组答案中相同的部分,选择相同答案的让其中一个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选择不同答案的让该小组同学阐述理由;

(四)提示学生关注周朴园温情、多情的一面--

片段一:洋火

朴(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1、提问: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前面我们刚刚看过钱谷融先生的评价,曹禺先生的语言是“精练”的语言。--此处会不会是曹禺先生的一处失误用?你们觉得呢?

(生1答:鲁想要向周暗示自己的真实身份。生2答:意在唤起周对往事的回忆。)(听过几位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明确):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30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回到30年前的生活当中。

2、提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

(生答:因为这一细节在鲁心中印象特别深刻。师追问:仅仅是鲁对此印象深刻吗?提示学生关注句中的“我们”一词。)两个都印象很深刻。因为,30年前的生活,在鲁、周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也正因为这样,鲁在说话中自然地用了“我们”一词。

3、提问:这一刻,鲁的思绪回到了30年前,那周呢?(生齐答:周也一样。)从哪里看出这一点呢?(生齐答:“沉思”“沉吟”)

ppt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仆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4、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个脑子里可能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呢?(师提示:“洋火”是什么?)看来应该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注意,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信息。

(学生思考片刻,生1答:因为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生2答:鲁为周缝衣服的情景。)(师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生2答:因为下文提到周的破衬衣。师生一道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台词“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师肯定生2的细致,并明确)我们可以想见鲁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绣那朵梅花的情景。

5、想象思考:同学们,我们想像一下: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姑娘正在灯下专注地绣花。在她身边,一位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她……眼前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自由作答:温馨、甜美、幸福等等)

(师满含深情地)是啊,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想像得出,30年前这段生活,留给鲁、周二人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温馨的记忆。对他们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片段二:你们

鲁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是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仍然的第二个孩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1、朗读:请大家自由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此时的心理。(生读)现在,我们请同学个别地朗读一下这段文字,好不好?(女生一朗读,师评)刚才的同学表现相当出色,我感觉她不是在朗读,倒像是倾吐自己的心声。

2、提问:同学们,大家觉得,对周朴园,对30年前被赶前周家那段经历,鲁侍萍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呢?(向刚才朗读的女生1)你的感觉是--?(女生1答:恨,悔)非常好。其实你刚才动情的倾诉,已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是的,(向全体)面对周朴园,鲁侍萍心里有着无限的怨愤。(周向女生1)因为,正是周朴园,给你带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年的痛苦。(女生1点头表示同意)

等了三十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鲁当然要尽情地释放心中郁积的怨愤了。(向全体)于是,她声泪俱下地痛斥周这个卑鄙小人。(顿)是这样吗?(生脸上有疑惑之色)那么,她是怎样痛斥的呢?我们再来看这段话--(投影:“你们三”,突出四个“你”字。师略述相关的台词,重音突出句中的“你”。调投影:“你们四”,突出两个“你们”)哎,不对!鲁痛斥的是周朴园,怎么又变成“你们”了呢?是“你们”逼“我”离开?“我”是被“你们”赶出来的吗?(再面向全体)怎么回事?搞错了么?是因为鲁侍萍情绪激动,所以说话有些语无伦次了吗?(生议论)

再看

朴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朴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全都是“你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你们”,是谁呢?(生自由答出:是周家的人)(师追问)比如说--?(生答:周家老太太)(师与学生一道明确)这“你们”,自然是包括周本人在内,可是,显然并不中是周一个人。看来,在鲁侍萍眼里,30年前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是周朴园,还有他家的“老太太”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提醒学生注意“30年”前的社会现实,“光绪二十年”是1895年,是清王朝时代,鲁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当年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是有着极大的苦衷的,有相当大的被迫的成分。对于他最终的绝情,鲁当然是怀着明显的怨恨的。不过,从鲁的这几个“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尤其是-- “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台词,听起来是如此拗口,如果不是为了有意识的强调“你们家里”,是无法解释的。大家觉得呢?(生点头表示赞同)

3、补充资料: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之外的、《雷雨》的其他语言片断中找到类似的意思。

ppt

鲁(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上走错了。人的心都__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这是第三幕中,鲁侍萍带着四凤离开周公馆后,要求四凤发誓永远不再和周家人来往时说的话,这是鲁30年的苦难换来的生活“经验”。请大家特别注意最后一句话,不难看出,这里所谓的“太软弱,太容易变”的“靠不住”的人,指的其实就是周朴园。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妨这样说,对于周朴园,最让鲁感到不满的,与其说是周在感情方面的“绝情”,不如说是他的“软弱”,不难为爱情作抗争,不能为爱情作牺牲。(生点头表示赞同)

片断三:汗涔涔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朴(苦痛)哦!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朴 (汗涔涔地)哦。

1、提问:我们一起来看周朴园的两句台词,很简单,两个“哦”字。但我们可以感觉得出来,他此时的内心却并不平静。当鲁在叙述往事的时候,周的心理是怎样的呢?(生1答:愧疚)(投影:“汗涔涔二”,突出“苦痛”)问:为什么他心里会感到苦痛呢?(生2答:为他自己给鲁造成的伤害。)

2、提问:(投影:“汗涔涔三”,突出“汗涔涔”)(面向全体)同学们“汗涔涔”,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生找出课文的注解明确)此时周为什么会冒汗,而且是“汗涔涔”呢?(顿)是因为天气热吗?(有学生小声说“不是”。师追问到底是不是,有学生说天气是很热,师生一道找到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的语句。问:)那么,仅仅是天气原因让周满脸冒汗吗?

(师生共同明确,主要是周内心的原因)注意,此时,周并未认出鲁侍萍,站在眼前的,只不过是一个下人的母亲,可是,即使是一个“局外人”的客观的讲述,也会让周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愧疚与痛苦感有多深。如果周只是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封建纨绔子弟,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呢?(生纷纷表示不可能是)

小结周朴园: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遇先生会这样说--ppt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生;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这超越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的脸谱化单一模式,表现了生活的深度和厚度。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

下面两个片段可在前面学生讲述他虚伪、自私、冷酷的特点的时候补充强调。

显然,这并不是周朴园的全部。随着剧情的推进,随着他们两个人谈话的常深入,和鲁侍萍一样,我们对周的认识越来越真切;周朴园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片段四:你来干什么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1、提问: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丰富的潜台词。揣摩划线语句的潜台词是什么?

这是周朴园认出了眼前这个“四凤的妈”就是梅侍萍后的一段对话。此时,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

2、朗读:请同学们揣摩人物的心理,试着将这段白朗读一遍。朗读时,可以采用同桌、邻桌间两两合作的形式。可以是一个读另一个听,也可以是两个分别“扮演”一个角色进行对话。

(学生自由朗读片刻)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好不好?(学生主动举手,确定男女同学各一人合作朗读)。

3、提问:此时,原行温情脉脉的周朴园消失得无影无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明确)对,周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只考虑金钱、地位、物质利益,而把感情抛在一边。他原先的温情,良知,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自私、冷酷。

片段五:支票

(本环节重点探讨周开支票的动机,由此窥见周复杂的内心世界)

①为自己,用钱将鲁家人打发走,封住他们的嘴,让“鲁家的人以后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免除后患。(自私、冷酷)

②为自己:真正的要弥补罪过,表达忏悔之意,求得内心的安宁。

③为侍萍:想让鲁安度余生,为她提供生活保障。(有温情、有良知)

(五)分析鲁侍萍

软弱,自尊,觉醒,坚强,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婉约,又不乏坚强。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在接下来的上十年里,为了生计,鲁侍萍带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终于使她逐渐坚强。三十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她深刻的认识到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她对周朴园的爱与恨交织。--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六、分组辩论:

关于这篇课文,一直有一个引发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思念是不是真心的?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一分钟准备,请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阐释自己的理由。

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引导:周朴园思念的是梅侍萍而不是眼前这个年老色衰、地位卑微的鲁侍萍。

七、当堂检测

有了以上我们对人物形象的讨论和对于人物情感的辩论,下面请我们高一五班话剧团为大家再现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学生表演(课前可以稍作指导,保证表演的效果)

总结引导: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Ppt

12月11日,北京上演了“北京人艺”排演的新版《雷雨》。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此时已是73岁高龄,在此之前他扮演这个角色有400多场。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CCTV – 10科教频道《人物》栏目)

连郑榕先生这样杰出的艺术家尚且这样的体会,更何况在座的我们呢?--也许,这恰恰是《雷雨》的魅力所在吧!同学们课下可以再探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理解演绎出来。

八、课堂总结:

语言是人的心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上知道一个人的个性。今天这堂课,我们围绕周与鲁的情感冲突这部分内容展开探讨。主要是选取文中几个具体的语言片断加以琢磨品味,初步领略了《雷雨》的语言魅力以及曹禺先生塑造文学典型的高超技巧。希望大家能把今天课堂上把探讨而并未终止的话题继续探究下去,相信我们都能从《雷雨》这部杰作中不断获得新的艺术享受。

惜缘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2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任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保卫郑国。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本文确立三个教学重点。

1、理解好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难点: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针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必学,本文特点必掌握,思想教育必做到。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根据该课的&39;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结合我的教学特点,我将用一下方法进行教学:

A、自学、诵读、讨论、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

B、范读、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启发讨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成教学。

选择教法的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在教学时重点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深究课文。同时通过多媒体和讲解讨论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动脑分析形成能力。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四、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1、布置预习

借助工具书,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

①大纲要求“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孙子兵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的结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三国演义我们最佩服谁:诸葛亮。为什么?生答:

当大敌压境,当国家将亡,我们将怎么办?几千年前的烛之武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3、教学新课:四个方面

A、基础知识

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军师子是鄙远陪赐朝夕版唯

一词多义:若说辞鄙微之

词组:以为“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B、课文内容理解

启发诱导,讨论探究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C、烛之武形象分析,现代观念认知。

烛之武综合人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良好人际关系,佚之狐。政治观察家,熟知各国历史及现实。哲学家,抓主要矛盾。心理学家,说服对秦君的策略。辩士,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爱国志士,对郑国态度。普通人,发牢骚。

忠义、智慧、勇敢。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4.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二、三

七、说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郑危在旦夕(形势)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忠义)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敢)秦军乃还

智说秦君(智慧)

郑转危为安(结果)晋亦去之

补充说明:教师教学预案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次序等。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阅读及注释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若:假如。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⑧陪:增加

⑨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5.因:依靠

16:敝:损害

17:知:通智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撤离了郑国。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分析本诗意象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象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作家作品

1、阅读注释

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设疑自探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2、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3、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五、解疑合探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教师点拨:

1、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

第七节: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3、(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六、质疑再探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明确: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七、运用拓展。

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九、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

板书设计:

1、挥手作别云彩图2、河畔金柳倒影图

3、青草水底招摇图4、榆阴浮藻清潭图

5、撑篙漫溯寻梦图6、黄昏夏虫沉默图

7、招手惜别云彩图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原文

字词

作用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说:通“悦” 戍:戍守、守卫

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今义:妻子) 及:达到 因:依靠敝:损害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 之:指代郑国

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2、追根溯源:

(1)(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原文

字词

劝说艺术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敢以(这事)烦…… 鄙:把…当作边邑意动

既知亡矣

(示弱)

越晋难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焉:什么 用:因为 陪:增加

亡郑利晋

(陈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把(它)作为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存郑利秦

(述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为:给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晋人无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东:向东。名→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焉:哪里 阙:削减 唯:希望 图:考虑

晋人无厌

(揭短)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亡郑利晋存郑利秦晋人无信晋人无厌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39;必勿使反。&39;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四、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习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5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39;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君知其难君之薄也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亡郑舍郑联晋

无利有利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通“缺”

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

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

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7
一、学习要点

1、《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课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0日。作者在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本书的主题。

鲁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2、鲁迅在本文中概述了自己心路的历程。透过鲁迅的思想、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折射。这些情景对我们理解课文是不可缺少的。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他们承认列强船坚炮利,却看不到自己思想意识形态的落后,带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所以他们提倡以夷之技制夷。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这种思想的必然。科学救国论成为维新的主流,而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鲁迅想通过学医救国救民的思想,正是当时这种社会主流思潮的反映。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味、麻木和冷漠。日俄战争中兴高采烈的看客“赏鉴”同是中国人被外国人砍头的“盛举”,正是中国民众精神面貌真实的反映。对于这样的国民性,鲁迅一直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的。他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都是鞭挞封建腐朽思想毒害下民众的愚昧麻木,呼唤革新思想追求文明进步的创作实践。

③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是不彻底的。

这是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强大的传统守旧势力顽强的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共和建立等大的革新运动,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中国的贫弱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

④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奋斗。

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出现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为了从思想上救治国民而发出的激烈的呼喊。鲁迅的《呐喊》中的第一篇《狂人日记》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也是为了唤醒民众而对封建思想做出的严厉否定。

3、《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风波》1920年10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故乡》1921年1月

《药》1919年4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明天》1920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4、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一书的《自序》一文中的一段话,供学生认识与了解鲁迅作参考。

“但鲁迅的书都给了我一点踏实的感觉。记得小时和母亲住在农村一座黑糊糊的土屋中,睡梦中醒来,见母亲还坐在我的身边,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安全,若是发现身边没有一个醒着的人,心里马上就恐怖起来。别人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感觉里,鲁迅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即使对现实的世界仍然是迷蒙的,但到底少了一些恐怖感。中国现当代文人说的多是梦话,梦话也有文学价值,但对我这样的一个胆小的人,说梦话的人甚至比不说梦话的人更加可怕。鲁迅之所以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大概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这种感觉,我认为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为合适。”

“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中国还有文化,文化还在中国。我认为,仅此一点,我们就得承认他的价值。”

二、能力检测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①文中“铁屋子”比喻什么?

②文中“熟睡的人们”比喻什么?

③文中“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什么?

2、鲁迅的小说集以“呐喊”为名,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铁屋子”比喻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②“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

③“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麻木的国民们可怕可悲的前途。

2、“呐喊”的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表示自己写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也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8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思想,培养谦虚好学风气。

(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层次结构是怎样?

(二)有关疑难词句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一种。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职能、从师必要、择师原则等方面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

(七)怎样认识本文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论语》中孔子说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唐宋实用散文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老师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重要性和从师应持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见解突破孔子学说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

按“解说……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学生李蟠,其目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找出下列合成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人今:有专门学问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方法论证中心

论点?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要论及内容、范围,成为本文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句中“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儒家之道,即儒家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地方,就是老师存在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不耻下问、能者为师进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

第1段正面阐明从师重要性,提出从师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观点,说明从师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对比中,对不从师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言和行两方面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事例。孔子言论中“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排偶句和灵活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结尾词语做下一句起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许多从师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作者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师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道”,是维护封建统治儒家之道,所说“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道”和“业”内涵是根本不同。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轻视劳动人民封建统治阶级偏见。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高潮。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光?应该说涉及了光,或说暗写侧写光,作者对于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光回忆光联想光眼前/现实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

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盼归之,姐姐点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

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

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是指路的,第二个故事中的是精神的,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光照亮,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

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以“”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0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

然后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二、徐志摩个人资料(课件介绍)

(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

五、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

六、课后小结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谢榛《四溟诗话》)

七、课后作业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选学徐的其它诗歌。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léihēiwūyāzhīchuíhùyínɡpūchánbǎihuá

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蝉摆哗

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枝、垂、蝉”;后鼻音“迎”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

雷雨黑沉沉乌云树桩垂下来窗户迎面扑来摆动阵雨毛毛雨暴雨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

说说课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讲的?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加“田”是“雷”;“木”加“支”是“枝”。

(2)换一换:“补”减“衤”换“扌”就是“扑”。

(3)减一减:“鸟”减“丶”是“乌”;“睡”减去“目”是“垂”。“护”减掉“扌”是“户”。

(4)猜谜语:“一只山羊,跌倒山上”是“黑”,“十一点进厂”就是“压”,“昂首前去逐龙舟”是“迎”。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黑、垂、迎”并讲述:(板书:扁战)

(课件出示):“黑、垂、迎”田字格课件。

“黑”:上下结构,注意“黑”字的书写顺序,第六笔是竖,七八两笔都是横。注意下面的横四点的写法,左边的一点向左,右边的三点都是向右。

“垂”:独体字结构,笔画顺序是: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迎”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二笔是竖提,上面不要多写一撇。最后三笔才是“辶”:点、横折折撇、捺。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描写雷雨的叙述顺序,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A。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叫声像“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B、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乱)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树枝

大风吹得蜘蛛

大风吹得花儿

C、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席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三)研读“雷雨中”

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雨要停下来了。)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四)研读“雷雨后”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4、积累运用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乌云雨彩虹

大风由大到小

闪电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2
一、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却又是最易遭忽视甚至是冷遇的书。

1、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并说说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3、教学活动——学生挑战老师:学生给老师出若干话题,老师以一则选自课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项链》)构思学生的话题。4、教师出一个话题——“空间”,让学生选用已学的课文素材构思作文,然后说说其构思。5、教师出15个左右的话题,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运用课本素材,快速构思,写一个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也有的不以为意。

教师:怕写作文,究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随机总结出发言要点)

教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历,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幻灯片):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纵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依然要相信:“浅草‘也’能没马蹄”(用幻灯打出课题)

2、素材很多,如溺水三千,我们只取一瓢饮之,取的是人人熟悉却熟视无睹的高中语文课本这一个素材库。大家一起来说说高中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别深刻?

……(生答,教师随声附和,点头表示赞许或赞同)

我听同学们说起课本内容,都是如数家珍啊。原来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唾手可得的一瓢清泉。

我把课文素材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学形象、名人名家、经典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提供一个范例。如果平时同学们能有意识地把材料分门别类,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开发和思考,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3、挑战擂主

课本,就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一座金矿。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挑战擂主”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是“擂主”,你们是挑战者。怎么挑战呢?很简单,我选用一则材料(如:莫伯桑的《项链》),大家给我出作文题目,看看我能否最大限度地将材料运用到话题中去。

当堂练习。

4、牛刀小试

(幻灯片:空间)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5、大显身手

看来,我们的课本,确实是一座宝藏,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金矿。而话题则如满天的繁星,仅同学们平时写过的作文话题,就相当多。还记得你们写过哪些话题吗?(学生发言)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由此看来,我们的课本,不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剑屠龙刀,握着它,就增添了无穷威力。在武艺高强的人手里,更是可以冲开话题作文的团团迷雾,种种束缚,游刃有余。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我们的口号是——大家一起来——“把有限的素材运用到无限的话题中去!”

三、教后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学生又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比较多。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这是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的一个显著问题。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学生们需要一眼“清泉”,那么,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去挖掘“源头活水”,教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和利用已学的知识。作文的素材是无比丰富的,也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大到地球、宇宙的运动变化,小到一花一木,甚至一只虫子、一粒尘土,都可以写入作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作文素材的眼睛。实际上,除了课本的素材之外,还有影视、文学作品,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历史名人等,教师可以有系统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再陷入“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困境。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

音乐,它是旋律,但它也是诗,它用诗一般的旋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爱与情。同样,好的诗歌也是美的音乐,它用音乐一般的韵律向我们述说着人世间忧愁与欢乐。

二、学生朗读全诗,思考

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

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诗意美除了构思的新巧、韵律的和谐,更主要体现在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不同于一般的别离诗,他选择的意象是夏季的“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而传统的别离诗选择的意象多是长亭、流水、浮云、落日、孤舟等,而且多是暮秋时节。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39;审美享受。他所寄寓的情思也因而显得潇洒、飘逸,而不是一般别离诗的缠绵、愁苦。

2、诗人情感高潮在哪节诗中体现出来?

明确:

第五节诗,诗人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尽情的享受康河爱的轻抚,,一任康河波光里的艳影,在他的心头荡漾。正所谓“沉醉不知归路”,似乎已经忘却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他撑着一枝长篙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的梦”,等到兴尽归舟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飘逸、洒脱之情,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心一同快乐着,达到极致。

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体味诗歌的诗意美

四、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摘自《康桥,再会吧!》)

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

五、小结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4
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在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的体现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戏剧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二、简介作家作品

曹禺: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童年和学生时代曹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

曹禺青少年是在天津度过的。天津是个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的北方重镇。曹禺在这里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的暴行,也看到了许多高级流氓、高级恶棍及苦力的劳动,听见了深夜小巷传来的卖儿卖女之声。这对曹禺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创作的思想倾向,起了巨大的作用,也为他的一些作品提供了素材和人物原型。

1922年秋。曹禺进入南开中学。这是一个有民主精神的学校。学校的南开新剧团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学校演剧团体。1925年曹禺加入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一方面演出古典名著,如莫里哀的《吝啬鬼》(一译《悭吝人》)、H·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另一方面编演时事新剧,进行民主宣传鼓动工作。在此前后,他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他曾说,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使他激动,超过了他喜欢的易卜生。因为这些作品启发他必须关心中国的社会问题。

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希腊悲剧及W·莎士比亚、E·奥尼尔、А·ⅠⅠ·契诃夫等人的戏剧作品。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了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他读老子、读佛、读圣经,赞美柏拉图的神奇的理想国。同情叔本华对生活深沉的忧郁,也热爱过尼采丰盛的生命力与超人的思想,而所罗门的智慧、耶稣对人类所寄予的真诚热爱,都曾使他仰叹、折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寻出一条大道来解决他所感到的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但是读了这些哲学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种执着地、热诚地求索精神,却熔铸在他早期的创作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

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模板范文篇15
学习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阅读过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整体阅读,理清情节: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个片段内容:

注意: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结局、尾声)

本文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

四、分析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层,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五、分析鉴赏“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改编仿写“话别”一节(品味人物对话,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异——原文中的女人: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

改写后的女人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同——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2、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其它两段不适合?

人物——A——B——C

女人:“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

水生:“我又不是去走亲戚。”、“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

女人:“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

水生:“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哼,说的轻巧。”、“不嘛。”(嗲声)

二、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三、概括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分析鉴赏生动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

3、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

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女的民族大义与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为一曲洋溢着,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五、简单小结:

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

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

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体味战争小说的视角与《荷花淀》的区别。